因为读的是三联书店版的,在手抚上仿羊皮质感的粗糙封面上时,一种时光的质感扑面而来。因为早已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一家的故事,也就因此曾慕名在网络上查询过现实中这段故事的梗概,但在杨绛笔下的故事远比历史记载的流水账有趣的多。
书自己分了三部,但我更愿意将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在梦境中与梦境外游离,梦境外“我”们一家三口相聚在古驿站,梦境内我们又在各自忙着各自的事,一步步的直面生死离别,直到只剩下“我”一人。第二个部分,“我”回忆“我”们一家在一起的温馨时刻,从相遇到离别。
可在第一个部分中,究竟什么是梦境,似乎颠了个翻。真实的世界里的生死离别好像又只是一场幻梦,不过是古驿站里阿圆回到了家里,“我”离开了锺书的小船,离别似乎也只是暂时的。这种虚实交织留下的仿佛只是一个念想,一种老人的宽慰罢了,但也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考方式,什么是死亡,不过是一种各自繁忙的离别罢了。
但正是第一部分留下的基调,在第二部分中明明是温馨幸福的描写,却也总透露淡淡的忧伤。这又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曾经代表快乐的记忆,似乎在经历某个特殊的时刻后,就变成了一种忧伤。这是必然,因为这就是感情。感情并非单一的那一种心情,只有心情在随着某一个人或一些人而变化,这才是感情。
在这本书中,忧伤淡淡的笼罩在字里行间,但温馨时刻又总令人不由会心一笑,这或许就是杨绛先生对女儿和丈夫最好的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