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这里的“咖啡冲煮”特指“手冲咖啡”。即Filter Coffee,手冲式过滤咖啡。也可以理解为以Hario V60为代表的这类的滤杯,加上滤纸,手工制作的咖啡。)
♠️
如果有人丢给你一个问题——
「如何提高手冲技能?」
你要怎么回答?
你可能会说,“多冲呗!多冲就能提高技能。” 我认为这种做法几乎很难成功。因为假设你既不知道原理,又没有大致的方向和目标,就算你冲个1000次,也不会有任何提高。
看“大神”的冲煮视频(或方案)同理。
其实,要好好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咖啡冲煮的问题,可能还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今天就试着聊聊这个棘手的问题。
「如何提高手冲技能?」,关键字是“提高”。所以我并不是说你不能冲煮一杯好喝的咖啡。而是你有做出更好喝咖啡的“欲望”——这是我们话题建立的基础前提。
(看完本文,你会知道:为什么去上一次或几次手冲咖啡课程,是完全提高不了手冲技能的;或是,为什么你考了个金杯咖啡师证书,却依然感觉能力没有提升的原因。)
♣️
感性
这可能是一个哲学问题——关于“理性与感性”。
何为「感性」?
感性,简单来说,就是你所能认知的咖啡好喝程度。
不妨试想一下,假设你从来没有喝过“最好喝”的咖啡,自然你是冲不出这样的咖啡的。
那你会说,“我怎么知道什么是最好喝的咖啡?” 我的回答是:多喝。
怎样做到“多喝”?
我的建议:
一、多喝不同品种、不同国家,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法的豆子。
二、多尝试高手冲煮的咖啡。(同一支豆子,不同手法对比最好)
三、不要局限于手冲,多喝不同器具的出品。
四、持续关注咖啡豆。
如果把咖啡冲煮当成“航海旅行”的话,那么“多喝”就是“航海图”。航海图是地理的记忆,多喝就是舌头的记忆。没错,我们的感觉是需要记忆的。记忆库越丰富,我们感知就越强,也就越“会喝”。
只有当我们达到了“会喝”的程度,手冲技能的提高才有了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理论上,你的手冲技能提升之旅就走完了一半。
我们的问题也回答了一半。
♥️
理性
何谓「理性」?
理性即原理。底层的规律。
这些规律有:
◆研磨颗粒对萃取的影响
◆水温对萃取的影响
◆水流对萃取的影响
◆速度对萃取的影响
◆穿透力的水流与非穿透力的不同效果
◆冲煮前的咖啡粉床,需不需要整?不整、挖洞、轻摇、压实粉床有何区别?
◆滤纸预先冲洗与不洗的区别
◆什么情况下,咖啡是偏酸的
◆什么情况下,咖啡是偏苦的
◆均匀萃取与不均匀萃取的区别
◆咖啡焖蒸(预浸)的原理是如何
◆咖啡焖蒸(预浸)必要吗?不焖,15秒、30秒、45秒、1分钟有何区别
◆如何确定粉水比(或粉液比)
◆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增加浓度,以及区别
◆绕圈是必要的吗?绕内圈与饶外圈对风味的影响
◆如何控制冲煮总时长?有几个因素可以控制?
◆截流是什么?为什么要截流?(截流与不截流的区别)
◆Bypass(稀释)的原理
◆中途Bypass与末尾Bypass的区别
◆细粉(极细粉)对冲煮及风味的影响
◆细粉的实际操作(筛粉或细粉后放法等)
◆咖啡冲煮的段数,对风味的影响
◆“一刀流”法,怎么冲?
◆推粉法,什么原理?如何应用
◆粉墙可以冲吗?为什么?
◆大分量的咖啡怎么冲?
◆滤杯的选择。不同的滤杯区别在哪?
◆滤纸的选择。不同的滤纸有何区别?
◆点滴法的原理
……
……
继续用前面“航海旅行”的比喻。我们假设这是一次“远行”呢。那么“原理”就是“航海术”了,如何扬帆、如何掌舵、如何定位……等等。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若只回答“我会喝”,能否提高手冲技能?恐怕也是不行的。就好比,你的航海旅程里,你有地图,你也有船、有各种装备、有配给、也有人员。唯一问题是所有人都不会开船。你觉得你能到达目的地吗?
那么问题来了,“原理”要如何获得呢?
答案很简单——实践。亲自去做“实验”,找到“规律”,最后做“总结”。(同样,这完全符合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规律(定理)的方法论。)
现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帮你总结好了。你只要拿去用即可。我要说的是,这些都还不是重点。因为如今的时代,任何知识点(包括底层逻辑)、疑点、难点在网络上几乎不存在找不到的情况。
重点是——你要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或“底层规律”,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或方法论),并运用于实际(也就是提升技能上)。
最起码,在冲煮咖啡时,你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干嘛。
所以,只有当你“会喝”了,又有了“原理”的加持,这时你才真正“上路”了。
♦️
感性与理性
曾几何时,当你正值韶华,你或许曾对自身感到困惑不解。“为何我有时候十分的感性,有时候又理性的可怕?”“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吗?”
后来,你知道这才是现实——不光是人,一切事物都同时具备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回溯历史,一个时代的兴盛繁荣,“美”与“科技”一定是并行同步的。譬如文艺复兴时代,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同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本身就是美的,这取决于你看待它的眼光。一棵树,一座山,一朵花,一片草都是美的。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它背后的机理。当你拿起一片树叶,用仪器观察它,将它的细胞不断地放大,最后发现其结构与宇宙空间结构基本吻合。
感性与理性是一体的两个面向。它们都是美的。它们指向同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就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所说的“良质”。也就是“道”。
🃏
总结
回到咖啡冲煮。回到我们的问题:「如何提高手冲技能?」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要想提高手冲技能。那么就必定要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入手。因为这就是事物的规律,底层的逻辑。抛开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会有失偏颇,事情便无法进行下去,目的便无法达成。这也是我们钻研任何技能应有的态度。
归根结底,咖啡属于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存在诸多变数。撇开容易种植的农作物不谈,咖啡这类不容易种植的农作物,每一年品质都不一样。就像我们熟知的“瑰夏”——精品咖啡界的明星——其实每一年的味道都不一样。
所以,咖啡的味道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这个过程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的。这就需要你持续地去了解、关注你的咖啡豆。而且,你还应该了解你的咖啡豆烘焙。(如果你同时是咖啡师和烘焙师当然最好)
我曾发过一条朋友圈。我认为摄影、摩托车修理、做咖啡,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既可以是技术,也可以是艺术。这取决于你体验它们的“角度”、“强度”和“深度”。
当你走的足够远,你会发现看上去似乎是两条路,最后会发现是一条路。它通向的是同一个地方。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本文标题“咖啡冲煮的哲学”是向咖啡界大神Scott Rao致敬。
我有个想法,把“咖啡与哲学”写成一个系列。
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留言告诉我你的想法和看法。也希望你点赞并转发。说不定下一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