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这一年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忙碌、孤独、还有快乐。而这一年里,对我不离不弃,待我最忠诚的也许便是音乐。
细细想来,似乎上面每一首歌背后都隐藏着我的故事。我想把这些故事通过简陋的语言记录下来,记录我曾经走过的路,遇过的人,见过的世面。而这一切故事背后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背景音乐。
因为我很喜欢单曲循环,一段时间内会一直听着同一首歌,因此过后每次重听那首歌,脑海里总会涌现当时听那首歌的情节,心底里又会重新感受一番当时的心情。
《Despacito》背后的故事
一年前,我正在复习期末考试。
现在再听起这首歌,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女孩坐在图书馆三楼自习室大战量子力学,坐在她一旁的是一位考研目标为南开大学的生物系学姐,熟悉过后,学姐说很欣赏她,要了她的联系方式,她很开心。另一旁是位同样在复习考研的学长,女孩向来和陌生男生不太会打交道,不过尽管他们不曾与彼此说过话但心底里却从未有过一丝尴尬,有种莫名的友好感。
2018年研究生考试初试前一天,女孩特意到校园超市买来两瓶牛奶想要送给他们,给他们鼓励,但最后因为学长可能考场甚远没来图书馆复习,另一瓶她自己喝了。第二天晚上学姐作为回礼送了她一瓶酸奶。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学姐学长过来图书馆将自己的书籍打包,学姐最后给女孩分享了她宝贵的经验,而学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开口与她说话。
“我走了。拜拜。”
“拜拜。”
印象中,学姐学长都长得很好看。嗯,三个好看的人儿排排坐在一起努力的感觉现在想想还是非常棒。好像有点自恋,哈哈哈哈。
来自蔡徐坤的音乐陪伴
蔡徐坤的第一张个人EP《1》在去年暑期的8月2日上午10:00面世。
暑假期间我正独自一人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九教学楼复习一场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考试。那天我给自己放了半天假,在北师大留学生食堂吃过午饭后,戴上耳机,带点孤独的独特嗓音轻轻地振荡着我的耳膜,我坐上公交车去往三里屯。为什么想去三里屯?因为我隐约感觉到在那我可以看到蔡徐坤的宣传海报。公交车上,自己仿佛一位孤独又灿烂的流浪女孩,把脸贴在公交车窗玻璃上,透过眼镜窥视着北京的风景,这是一座孤独又活泼的都市。
公交车到达三里屯SOHO附近,我开心跳下车,背后的双肩包也随之蹦了一下,兴冲冲地跑进SOHO地带,迫不及待想要印证自己的“隐约感觉”是否正确?果然,前面大厦的LED大屏上放映的正是蔡徐坤的个人宣传影片。
选择一家曾经去过的休闲餐厅,坐下点了杯红茶,耳机里的音乐依然还在循环,从书包里拿出iPad,开始下午的工作—写完一篇旅游攻略。
一直直到夜幕渐临,坐上公交车回公寓。
有时如果重新听起蔡徐坤的《1》,恍恍惚惚间似乎我还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享受孤独,还坐在北师大的教室里挥斥方遒。
《overboard》背后的爱情故事
第一次循环这首歌时,是在大二国庆期间。这时,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我们体育课选了同一课程项目—网球。我只记得,他打网球的样子很好看,气质非常温柔,尽管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真正模样。因为我上体育课从不戴眼镜,所以每次看到的他都很模糊朦胧。
那年的国庆假期,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去北京。出发之前我便已经开始在网上撩他,我给自己设定时间安排,首先在网上打探敌情,一周后敌情可靠的话转战现实。
现在想想这点很符合摩羯座的性格。
因为我一直对天上的东西很好奇,所以我上大学以后对航空航天一直感兴趣。每次专业课老师布置的一些物理相关小论文时,我总是首先想到与专业相关的航空航天方向。所以那次旅行我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那天,我在北航食堂吃过午饭后,北京下起了大雨,北京的十月雨仿佛能一下子带你进入冬季。然而,我短袖T恤外搭一件薄薄的秋季外套,没带雨伞的我在北航校园里,高大的香樟树下瑟瑟发抖狂奔。尽管当时真的冻得牙齿都在颤抖,但手机屏幕里显示的一条条新信息,能抵御很多寒冷。我敢肯定,我当时肯定笑得很甜地在雨中穿梭。
最后躲进了北航附近的一家眼镜店里,坐在窗口,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耳机里循环播放Justin Bieber的《overboard》,中文翻译《坠入爱河》。我把这首歌分享给了他,可是没想到他给我分享的是《小跳蛙》。也许他是想抖机灵,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人不是我的那个他。
但我当时忽略了这种意识。
尽管过后我每次再听起这首歌,还是会忆起一个女孩苦苦追求一个男生最后被无言拒绝的故事,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首歌,因为这首歌记录了一个女孩的勇敢。
谭咏麟《一生中最爱》
这是一首适合在北京通往天津高铁上单曲循环的歌曲。看着窗外飞驰的风景,心情飘了起来,目的地是一个开心的有梦想的地方。这是一列通往物理世界的高铁,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南开大学物理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