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好与学得会
市场上的教育产品和教学产品策划、以及教学课程规划视角通常都是以“教得好”为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教英语,请外教更好?是不是因为外教比中国教师的口音更加纯正?口音纯正即可以继而理解为更容易教得好!
为什么教学产品越来越倾向于与科技结合?是不是因为科技能给教育和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从黑板到互动白板,从粉笔到多媒体的变革更适合为教师教学带来便利,这样更容易让教师教得好!
为什么教学产品要和娱乐产品相结合?与动漫品牌、或游戏设定相结合的本质,是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用户的学习粘性,更方便于教师操作课堂纪律,提升学习效果?这更从侧面辅助教师提高了教学水平,让教师能教得更好。
所以,教育产品的开发内核往往都是围绕着“教得好“来做,教育产品大多数是围绕着教师,或者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而呈现的出的产品内容。针对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侧重点明显偏少。
教师教得很好,但学生还是有可能没有学会。这是一个悖论吗?
对于培训教育机构而言,续报是一个重中之重。先不考虑如何促成续报率增加,反向思考一下,家长为什么没有选择续报?其中有没有原因是孩子没有学会,学懂?
这跟排课有没有关系呢?
以小学数学排课为例,课外辅导小学一年级要学习计算、图形、逻辑推理、排列组合、分类、找规律等等十分有趣课程内容。但是一年要分暑秋寒春四个季度的课程,而且是四个季度的课程内容都是相似相仿的。都是讲计算、图形、逻辑推理、排列组合、分类、找规律等等这些十分有趣课程内容,大约不同的是难度越来越高,逐层递进下去。一年级上完了,二年级的暑秋寒春要学什么呢?仍然是计算、图形、逻辑推理、排列组合、分类、找规律等等十分有趣课程,相对难度比一年级还要提高许多而己。
这样,同样的课程内容就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每年四季不断重复增长的过程。
可不可以一个季度只讲两类课程,例如一年级暑期,只讲计算和图形课,秋季只讲分类、找规律呢?可不可以讲深一些透一些,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帮助孩子思考和练习呢?
为什么要讲深讲透一个类型的题呢?
除了能尽量让孩子“学得会”以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有可能提升续报率。
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简单的比方,数学一年级暑期,学习A、B、C、D、E、F六类知识,秋季学习的是A+、B+、C+、D+、E+、F+六类知识,也就是比暑期提升了一个难度的六类知识,寒假班和春季班的学习依次类推。这些知识是重复的、重复的知识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就容易感觉到无聊,对家长来说可能就没有意义。
但是,暑期只学A、B两类知识,而秋季学习C、D两类知识,依次类推,这样的排课就不容易产生重复,而且花更多的时间,更集中更专注于讲解单类的知识点,很容易讲清、讲透一类知识类目,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由于知识不重复,下学期的课程很可能就会被续报。因为不断重复加深已经讲过很多遍的知识,和一个一个攻克知识点,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方案更具有吸引力一些。
更重要的是,不重复的知识,更容易产生续报。
改变排课内容,是一种可以思考的方向。
另外,一堂90分钟的课程要讲五个例题,且每个例题讲完给孩子练习和互动的时间就显得相当少了。五个例题都是围绕着当堂课主题的深入和变化,平均下来,每个例题只有16分钟的时间去让学生弄明白、搞清楚、理解透,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老师把例题用最短的时间讲完了,限时讲完课不拖堂,可能是老师讲得好,那么讲得好,学生就学得会吗?真的未必。
课程排的少一些,老师就能精讲一些;时间安排松一些,孩子的练习和互动时间就多一些。
以上就是对教育产品的开发方向“学得会”的一种角度解读。
“学得会”的重点在于“学”,开发这类教育产品也就要从客户角度去考虑。
教育产品的客户通常是家长和孩子,家长给孩子购买教育产品,绝大多数的思考模式都很自我,即他们认为孩子买了这款产品能让孩子受益即会购买。而具体孩子是否从产品中受益,受益多少则无从得知,这是针对家长而言,所以教育产品的营销目标是家长。
而教育产品的使用目标则是孩子。孩子学习简单的东西,只要学会,得到夸奖,就有成就感,就更容易喜欢上学习。
一堂课要讲解五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孩子能学会吗?实际上是很有难度的,他验证不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所以就很难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同学的羡慕获得的。
做对一道题,用系统给鼓掌点赞,老师夸奖,同学们就会羡慕,就会获得成就感。
关键在于时间。
90分钟的时间要讲完5道不同类型的题,讲完已经不容易了,更不要说给孩子留下更多获得成就感的时间了。
如果只用45分钟讲2道例题呢?如果剩下的45分钟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练习、同学之间的做题PK,比比谁最快,最好呢?学生是不是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乐趣,而且更容易“学得会”呢?
只要学生“学得会”,家长完全没有理由不续报。
改变课堂教学时长,增加练习时长,这也是从一种让孩子“学得会”的角度去思考的解决方案。
如果不仅仅从“教得好“和“学得会”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学得深”怎样?“学得有趣”又怎样?跳脱出教师的”教“,更多思考学生的”学“,会拥有更多种可能性。
认真想想,孩子才是更容易被忽略了的那个角度。
VX=liushiyue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