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和大女儿一起在饭桌上边吃早餐边开着手机,听超级演讲班22班的家人们的早间分享。
这学期,大丫头突然被老师提名去当学校的晨间纪律评选员,每天都早早起来,校门口一开就进去,忒自觉,就怕迟到了耽误。没办法,当妈的也只好一早跟着爬起来,统筹时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今天是阳光灿烂分享她对于樊登读书会最近推出的一本书“解码青春期”的分享。实在是好巧呀,昨天一早我也刚好刷了APP的第二遍音频讲解,内心立马共鸣起来,没想到大丫头也跟着非常用心地听起来了。
彼此我想起了孩子的一个远房表哥,正在读初中的一个大男孩,被家族很多人贴上各种标签的可怜的自闭症孩子。于是我和她娓娓道来这位孩子表哥的故事,小时候她在姑奶奶家待过,有一定的印象。这孩子,从小是在自己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刚出月子就被在海南经商的父母送回来的。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大几岁的哥哥,却一直和父母生活在海南。大概是当时年轻的夫妻既要操持生意又要带娃无法兼顾,才把孩子送回来的吧。直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他才被父母接到海南去,谁知道仅仅过去一个多月,孩子就坚持回来了。据说和哥哥不和睦,妈妈也对他没感情,孩子孤独无援不断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要回来。爷爷奶奶于是又跑过去接,一直到现在,不曾离开。
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爷爷奶奶宠着,这个孩子却非常的自闭孤僻。每次出门,都要带着帽子,总是喜欢顺着墙根走路,从不和外人进行交流,包括任何眼神的交流,也不曾见他真正的笑过。在学校里,成绩自然极差,基本被老师边缘化。有的孩子想去逗弄他,却总会被他千年不变的臭脸给吓到不敢接近。
几年前我嫁到老公家,认识了这孩子。当时就感觉蛮心疼,孩子的内心得有多孤单哪,多缺爱!家族长辈们在议论他的时候,却总是带着一种戏谑的口气,觉得他木讷、笨、傻不隆冬。作为孩子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极端不负责任,一年就过年时候回来,永远只会单一的方式过问孩子的成绩,从不去用心花时间走进孩子的内心,更不会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变成现在这样子。后来老公告诉我,其实这孩子的爸爸也是不会情感表达,嘴拙。因为他爸爸的爸爸也就是孩子的爷爷一直都奉行棍棒教育,所以上一辈的亲子关系也是极为紧张的。也许他压根就不懂得什么是爱,如何表达爱?
是啊,一个从来没体会过真正无条件的爱的人,他如何懂得怎样好好向自己的孩子传递爱?也许,在那一刻,我开始意识到,作为父母的觉知能力对教育孩子的上面将会产生有多大的影响力。在我内心,埋下了一颗学习家庭教育的种子。
听完我的述说,大丫头若有所思的说:“妈妈,我觉得大哥哥好可怜,在他最需要大人疼爱关心的小时候,他们都不在身边。现在他长大了,凭什么他大人要来管他学习?”我有点惊讶地看着她,才九岁的孩子都能懂的道理呀,为何做父母却不能意会? 为了缓和气氛,我开玩笑说:“宝贝呀,人家说做父母的有效期就只有十年,你看很快你就快十岁了。过不久我们就会经历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时光,到时候还请你多手下留情哈。”一句话惹得她哈哈大笑,在我心里,真得是这么想。
未来,妈妈愿意陪着你们好好地去平和面对青春期,边放手边远望你们的背影,咱们青春期江湖再过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