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春节,正式开工。
调解室的几个人凑在一起,聊的话题最多的还是轰动全球的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AI利器“deepseek”。
“老同志,你可不知道,过年期间,过去的老同学见面除了说几句拜年话,剩下的就是议论咱们的机器人。”助理小姚快人快语。
“是啊,这个可是咱们进入蛇年得到的一份大礼哈。”调解员老陈接话,“春晚正在进行当中,有个微信群就炸群了。看到机器人在舞台上跳舞之后,都想到了deepseek。加上海外黑客攻击的事情,这事儿炒的厉害!”
“可不是吗。”
“谁说不是呐。”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你们谁用AI预测过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老陈忽然问道。
大家听罢一愣。
“我试过了。”小姚搭腔道,“效果还可以。”
“哦,是吗,说说看。”
“就是,就是。你是怎么弄的。”
大家又是一通乱说。
小姚看着大家既好奇又关注的样子,也不推辞就叭叭的说了起来。
前些日子,四妹来调解室咨询她家房产继承的案子,小姚一直想搞清楚这个案子最后可能的结局。听老陈说通过检索以往的既判例,就可以大致出预判可能的判决结果,所以,利用deepseek、kimi、豆包、AI写作猿这些AI软件尝试分析推导。
“你们猜怎么着?”小姚卖了个关子。
“对呀,有结果吗。”
“具体结论是什么,不要说过程。”
“你是怎么做的,机器人也能办案子?”
大家又是一阵吵吵。
“告诉你们吧,几个AI的答案一致:三姐的主张很难得到法官的支持。也就是说,这场官司四妹大概率是赢了。”小姚起底了。
“欧呦,还有这种事情儿。”
“真的、假的,这样也行吗。”
“别听他瞎说,现在很多东西都是瞎编的。”
“那,你来说说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老陈沉稳地问。
小姚听罢说:“四妹家继承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三姐是否与二哥'共同生活',因此,应当多分得遗产。”小姚兴奋地接着说了起来。
小姚首先向AI发问,询问案件审理中确定“共同生活”的标准有哪些,之后,输入四妹叙述的案情要点,只用了二三十秒的时间,AI就给出了答案。而且,几个不同的AI软件给出的答案完全一致。
“当然,deepseek给出的答案更加全面,也很严谨。”小姚肯定地说。
“原来这样啊!”大家听罢都有些惊奇。
接着,纷纷掏出手机低头忙了起来。
“嘿,真行。我让AI编写一份诉状格式,秒回。格式还挺准确。”
“我这里查法条,也是秒回。”
“我让AI提供案件预判结果,给出的答案还附有一个案例。真不错。”
大家议论着十分的感慨。
“这么说,AI发展起来了还要律师什么?”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大家七嘴八舌更加热闹的议论起来。
看来,AI是大家在这个春节最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