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都是晴冷天气。凛冽的北风和温暖的太阳同时值班,让客家人心里乐滋滋的。
于是,五花肉的价格是一天天地涨,也一天比一天早卖完。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做腊肉和腊肠呀。
做腊肉和腊肠是客家人的传统。每年冬季,在我们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一点。过年的时候,这就成了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在以前,老辈传下来的说法是冬至做的腊肉最香。因此冬至那天的五花肉价格会提高不少。
但是,现在的气候发生了变化,连续几年,冬至前后都是湿暖的天气,根本不适合做腊肉。
记得以前大家都喜欢等到冬至再做腊肉。直到三年前,冬至前一直是好天气,偏偏冬至那天开始阴沉沉的,最后竟下起雨来。
这雨,不大,如春雨一般飘飘洒洒,没完没了。
那一年,很多人做的腊肉都坏掉了。
第二年入冬,只要天气好,人们就开始做,不再等做“冬至肉”。
如今连着几天晴冷天气,很快,周围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挂起来一条条肉,一串串肠,沐浴着阳光,接受寒风吹拂。
有的主妇不仅做腊肉腊肠,还会顺带做个腊鸭,晒干鱼干,把阳台挂得满满当当,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
关于腊肉和腊肠的做法,每个主妇有自己的秘诀。不过,不管谁做,都离不开两样东西——盐和白酒。有了这两样,即使不再加其他调料,晒出来的腊味也是正正的,咸香诱人。
还记得上学时住宿,每当春季开学,就会有同学带腊肉到学校蒸腊肉饭。
每天饭点,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让一个个本就饥饿难耐的同学更加饥肠辘辘。
然后,就会有很多同学丟饭。当然,丢的都是用腊肉蒸的饭。
都是腊肉惹的祸啊。
腊肉的咸香,什么时候都是那么诱人。于是每到冬季,它就成了家里招待亲朋好友的首选菜。
朋友从外地过来,切一块腊肉,拔个萝卜,摘点青蒜和芹菜一炒,简简单单的食材,却让朋友们食欲大振。
他们常常是一边吃一边夸,一会功夫一盘菜就见了底。
写到这,,不知道谁家在炒腊肉,扑鼻的浓香让我饥肠辘辘。算了,不写了,去吃饭吧,抚慰一下自己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