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习算起,做产品近一年,重看张小龙演讲后的笔记,只选择有启发的内容,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
用户&需求
- 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
- 需要了解人性最普遍的心理活动,人同此心,从自身去捕捉大众的需求,因为人性层面是相通的。
- 引导用户不要听从用户:用户反馈只是帮你了解到他们的想法,不要直接满 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归纳抽象的过程。
- 需求来自于对群体效应的好奇、来自于对当下潮流的理解。
- 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心理诉求,最初用户在一种“需要”的状态。
- 做产品还是做运营:做一劳永逸的事情,是做calss(类型),还是做instance(实例)
- 培养直觉
- 训练自己成为傻瓜用户的能力,从傻瓜用户的角度来体验产品,才能发现问题。
- 注重第一次体验的感觉,用熟了就不能发现问题了,通过对上千问题的分析来形成直觉。
产品设计
- 产品结构
- 产品的主要功能架构是产品的骨骼,它应该尽量保持简单、明了,不可以轻易变更,让用户无所适从。
- 次要功能丰富主干,不可以喧宾夺主,尽量隐藏起来,而不要放在一级页面。
- 功能模块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朋友圈和相册)。
- 设计就是分类
- 分类是理解的开始,是化繁为简的方法之一。
- 产品经理应该每天思考如何让事情更条例。
- 结构和重构
- 抽象方能化繁为简。
- 抽象是提取实物的共有特性、抽象使得使用简单模型来覆盖多样性。找到关键点抛弃枝叶。
- 面向场景来做功能
- 面向场景才容易做选择,明确功能边界。
- 面向场景做设计,而非堆砌功能列表。
- 给用户选择权:非核心功能做成可卸载的插件,保持简单 。
交互&UI
- 产品欢迎页成为产品发布会
- 新功能罗列是技术思维,每个欢迎页都是一个故事,是产品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表达你的感受的的地方,让产品值得期待。
- 欢迎页是向用户首次表现的机会,是最关键的“初次感觉”。
- 不让用户选择
- 只提供一种最通用的模式,不给可选的方案,每增加一种选择,都会让用户迷惑,不固定,要减少选择,减少不确定性。
- 一维胜过二位,单线索最美,尽可能不要使用tab/下来框这会增加维度,timeline,facebookpath的设计师不好的,增加维度。
- 减少入口
- 尽量减少入口,同一功能不要在二级更深页面放多个入口,可以增加一级或者全局入口。
- 入口可以外放,但不能内藏多个,这样用户会困惑入口藏在哪里了。
- 慎用反思水平的设计:不要让用户卷入到”管理“工作中,管理会带来困惑。
- 文字反应气质
- 产品中的文字是你和用户在说话,反映了你的气质。
- 清晰易懂,表明自己是逻辑头脑清晰的人。
- 不讨好用用户,不太高自己,把用户当朋友避免使用的词语:不用“吧、哦”等词,不要勉强用户,如“下载吧,网速很慢哦、还不邀请朋友”。
- 调理清晰胜过视觉表现
- 分类还是分类,分类体现在缩进关系中。
- 调理清晰比快捷更重要。
- 对常用的操作精益求精。
- 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不是好的功能:不要假定用户会看文字解释,不要假定用户会了解背景知识
- 锻炼自己的美感
- 你的产品美感不会超过你的审美能力。
- 每个细节都会体现你的审美能力,如朋友圈的下拉转轮。
做有灵魂的产品
有机联系结构(产品结构)、有肌肉(功能)、有气质“价值观”、反应敏捷(速度快、及时反馈)、理性(逻辑清晰、交互合理)、谈吐(文案);像人一样,整体和谐而不精神分裂的。
PPT地址http://wenku.baidu.com/view/7219eff504a1b0717ed5dd04.html?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