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自我压抑与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不敢拥有好东西。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要,是因为他对于积极回应的良好预期,这种预期来源于无数次的积极经历。
相反,每一次被拒绝的经历,都会唤起种种羞愧、窘迫、丢脸的体验,出于趋乐避苦的本性,人们就会害怕再去体验那些痛苦的感受。
于是,压抑需要、放弃需要就成为一种防御性的手段。
这种习惯防御的人,在依恋关系中通常是“回避型依恋”。
因为这些人在0-3岁的关键时期,种种情感与需求得不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积极回应。
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学会了自我保护的回避性策略,把注意力从母亲身上转移,而投注于阅读、积木、花草、电视、游戏……之中。
在他们看来,这些一尘不变的事物比变动不局的人更为可靠,从这些物件身上,他们能够获取更强的掌控感。
而一旦必须从外界的他人之中得到满足,就会唤起他们强烈的焦虑,因为他们害怕再次体验到婴儿期那种被拒时的窘迫感受。
哪怕内心得渴望像一团火,也做出一副“我不需要”的冰冷态度。
这种依恋模式一旦形成,人就开始陷在其中,被其慢慢蚕食。
就像我,儿时需求屡屡得不到回应的成长经历,让我一步一步陷入无法挣脱的心理泥潭。
这么多年来,我有意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时常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在对外关系中,也总表现出冷漠拒绝、谨小慎微,并说服自己:“我不需要它。”
累了自己撑,病了独自抗,不需要亲人和朋友抚慰的回避型依恋者,看似独立,但内心深处从未停止对爱和关注的渴望。貌似刚强,却柔弱得不堪一击。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句经典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好像活着都是给人添麻烦。
短短八个字,蕴藏着深不见底的绝望。
就像一个在枯井中的人,每一声求救,却只能听见空洞的回声。更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可能会伴随回避型依恋者的一生。
太久的压抑,让她在想满足自己时,已经不懂得如何真正地满足自己。
如今,不管自己能力多强,收入多高,她似乎只配拥有低配的人生。
什么都可以差一点,什么都能将就一下,只因为内心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事物。
总有一段爱情让你成长,
前任渣了你,你因此知道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提升自己才更重要。
前任伤了你,你因此知道女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
前任离开你,你多了一个重新开始的人生选择。
面对前任,不再只有恨过,只因你有能力成就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