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信不兴,家无信不荣,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个人在社会上的通行证,守信,才畅通无阻;失信,则寸步难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生在世,为人处世,说得出就要做得到,要重诺守诺践诺。不仅要自己守信,还要监督他人守信;让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和谐有序、信用公允的良好氛围里,让守信者受奖,让失信者受惩。全国信用体系的建立也旨在如此。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重诺守信的典范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受教。中国好人退伍军人范文山为了信守在烽火岁月中许下的承诺,34年来他替牺牲战友照顾双亲,尽责尽孝,无怨无悔;全国诚实信用模范单增将诚信视为生命一样重要;“信义兄弟”孙东林践信守诺,感动中国;等等。这些好人是守信的典范、时代的楷模、行业的标兵,发出熠熠光辉,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相反,那些失信之人,那些“老赖”们则将受到社会遗弃和人们鄙视;无论其事业之路,还是生活之路都将步履艰难。这个社会正在惩戒那些无信之人。试想,不讲信用之人,何以堪当重任,何以对他人负责,何以对社会负责。有人说,知识是财富。其实,信用也是一种财富,并且是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拥有知识能使我们变得充实,拥有诚信则使世界变得更完美。讲信用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评价一个人的一把尺子。在当今社会,信用对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共享物品、外出旅游、合作洽谈……哪一个能离开“信用”二字。
失足,我们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我们也许永难挽回。人最大破产是信用破产,哪怕我们一无所有,但只要信用还在,就还有翻身的本金。一旦失去信用将可能失去所有。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况下,我们都不要轻诺寡信,而要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言必信行必果,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行为做事才能顺畅。不要试图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失信一次无关大雅,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要知道,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不讲信用的人,是可悲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必定是一个孤单的人,一个与社会难以和谐相处的人。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将此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将之发扬光大。为了国家,为了社会,更为了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做一个讲信用之人,让信用的光芒照耀民族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