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18年8月份开始第一次尝试诗歌朗诵。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个月也就读几篇诗歌,这样大概过了3、4个月左右,我对朗诵的热爱才迸发出来,朗诵的频率也多起来。不过由于时间原因,一天也就能朗诵一两篇作品,并不能投入太多的时间。目前我的水平还非常业余,离专业还差得十万八千里。
才开始朗诵5个月,说是心得,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希望以后在朗诵方面能更进一步,有一点突破。
我很推荐大家有空的时候多朗诵,曾经我对别人说过,“把诗歌用自己的理解读出来,比我们看一遍或抄一遍的感受要深得多。因为如果你想读得好,那么不仅每个字都要认真看,还要揣摩这首诗要表达的感情,那就要深入地去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甚至了解作者当初写这首诗时本人的状态、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等。读完一首诗,就相当于深刻了解了一首诗,比简单地欣赏要受益得多。”
“朗诵”不是“读”,百度上对朗诵的解释是,“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说,朗诵是有准备的读,是一种对文字的再创作。
重点就在这个“再创作”,就我自己的体会,如果只是把诗歌散文等拿起来简单地读一遍,其实没什么效果,我自己体会不到诗歌的文字美、语言的韵律美,听众也体会不到你带来的任何东西。
每次朗诵前,我会先把要读的诗歌在心里默念几遍,这样做一是为了把全文通读顺畅,有不会的或拿不准的字事先查好;二是先大致理解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诗的主体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还是落寞的等等。
有一些诗歌,比如一些古诗或者内涵比较深刻的诗,我还会上网去查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情况等等。如果以我只是对这首诗简单通读几遍的经历,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很可能只在表面上,并没有把握住诗的内涵和精髓。而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会加深我对这首诗的了解,对我朗诵时感情的投入很有帮助。
比如我以前读过的苏轼的诗《望江南 ∙ 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我之前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作者去春游,登上超然台,看到美丽的景色之后的感慨。后来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才知道这首诗里不仅有苏轼对故国、古人的思乡之情,更多的是他一种卓立于人间的超然。苏轼天性豁达,而且他是文化宗师,儒释道三教贯通,他知道人应该合乎天地自然之道,不能只有哀伤和悲痛,所以他在这首诗的最后,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表达了他超然超脱的心态。
另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斜”这个字,在古诗词里要读成”xiá”。这个知识,后来我在读《春江花月夜》的时候也用到了。
理解了这么多,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就不同了,诗的前半部会包含一点淡淡的感慨和忧思,但后半部要突出作者豁达超然的感觉。虽然因为我目前朗诵水平的限制,大概别人听起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但这样的功课做得多了,总有一天量变会累积成为质变。而且通过这个过程,我领会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这些最后也能成为我写作的资源。
我还喜欢在朗诵的时候加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其实不是必须的,只是我个人喜好,或者说在我朗诵水平还不够的情况下,背景音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
有的诗我在自己读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一加上音乐,似乎一下子就能沉浸在诗歌的意境里了。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不仅能更好地帮助我进入角色,也是在帮助我向听众传达我对诗歌的理解,以及我想告诉大家的那些内心感受。
语言也有韵律,一首好的文字作品,它读出来的韵律肯定也好听,这两者是相同通的。不会存在一篇文章看着好,读起来拗口的情况。所以我选择背景音乐的时候,会考虑到要和我读的作品的韵律合拍,有时候为了选一首合适的音乐,我会花很长时间。
文章是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音乐也是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组成的。打个比方,比如我读一首七言绝句,却选了一首适合五言绝句的音乐,读的时候就会出现我一句诗还没读完呢,配乐就已经开始下一个起伏了的情况。这种一口气还没呼完又要开始吸下一口气的感觉会非常别扭。
关于背景音乐,说着复杂,其实我选音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跟着音乐读几句,感觉很舒服,和要读的内容很配,那就是合适的。不舒服,总感觉哪里有点别扭,那就换一首。所以重点其实就在自己的感觉。如果我自己对这个音乐都没感觉、甚至不舒服,我想那么听众肯定更没感觉,更不舒服。
以上总结了很多,其实都属于比较初级的感悟,肯定不全面。希望再过一段时间后,我能再有一些新的感悟,那时再给自己做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