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读到《雨巷》,说到“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和多义性,不自觉想到了《蒹葭》中的“在水一方”的“伊人”。这两首耳熟能详的诗歌,想必好多人都背过,也比较过,我就自己的一些看法谈一下。
首先,意象的相似性。“丁香姑娘”和“伊人”,都是女性形象,一个美丽高洁忧郁,徘徊在南方的梅雨季节的雨巷中;一个凄美,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美,但从主人公的苦苦追寻可以想见她的美,遗世独立在北方深秋时节的清晨的芦苇旁。这两个意向可以说是极为相似的,跨越时空,都让人又哀又怜。这种美,都有点自顾自地美,脱俗又悠远。
其次,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多义性解读的相似性。诗歌的外延,在于主观情感在诗中的投射。这两首诗,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丁香姑娘”可以看作是现实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位姑娘,想与她偶遇而不得,“在水一方的伊人”也可以看作是苦苦追寻的一位姑娘,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两者都是爱而不得,所以忧伤、惆怅。可把她们看作是现实中对理想的追寻亦无不可,都是想得到而不能到达的理想彼岸。《雨巷》的写作背景也已暗示了这一点,众多解读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戴望舒在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在现实社会中苦苦寻找出路。《蒹葭》的作者与写作背景已不可考,参照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的提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伊人”正如“蓦然回首”的顿悟,是苦苦追逐的梦想,可偏偏是左右上下,求之不得。这种多义性的解读,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进行自己独特的解读,这也正是诗歌能够经久不成为经典的原因。
所以,都说戴望舒的“象征主义”手法是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这样看来,也不全是。戴望舒的文学发蒙肯定首先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与现代文化以及国外创作风格的碰撞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代表性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他被称为“雨巷诗人”的原因。总的说来,《雨巷》和《蒹葭》,两者在内在的文化审美上,具有延续性,《雨巷》正是承袭了《蒹葭》的意象的象征性与多义性。
两者不止精神内核有着诸多相似性,《雨巷》与《蒹葭》在外在的呈现方式上也有许多相似性。两者在语音层面都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具有强烈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体现在词句的复沓、押韵、反复等,营造出回环往复的音乐美。《雨巷》如此,押韵自不必说,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除了一字不同,“逢”改成了“飘”,其他词句完全一样,除了说内容上首尾呼应,语流音变的重复出现,也正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蒹葭》虽然年代久远,语音经过漫长的演变,但现在读来,仍然是朗朗上口,仍然押韵,四节诗除了更改几个主要的字词外,基本一致,复沓、反复手法可以说是用到了极致。更何况《诗经》在创作之初,就是唱的歌词。可以说,两首诗都是诗歌音乐美的典范。
以上就是我读《雨巷》时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思考,不能成“一家之言”,只能作为读诗过程中的一点小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