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培养孩子独立,是信任,更是尊重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从出生婴儿那一刻起,就是抚育和保护,疼爱的天性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正是这样的本能的呵护,免不了事事关心,处处爱护,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凡是皆要亲历亲为,想着为他做好所有的一切。孩子幼小时,父母的责任应当如此,但也就是这种亲密的关系,却代替了很多本属于孩子的事情,即使怀着爱心的呵护,也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是成长的过程,也是结果

不管怎样孩子必定要不如社会,成为大众社会中的一员,也就是必须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当然父母也肩负养育的责任,把孩子放置于父母臂膀之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是必须的。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养育的责任也要慢慢放开,放大,给予他自己生长的空间,有机会去锻炼小胳膊小腿,去做自己的事情。

成长不单单是年龄、身高、体重的增加,更应该包含自己能力的增加,包括衣食住行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独立是信任,更是尊重

教育孩子,以平等的心态地对待他,不但爱他疼他,还要信任他。信任成长中的孩子,有自己的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就像老鹰会把雏鹰推里巢穴,让他学着振翅飞翔那样。父母不要对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横加干涉,更不要为了爱而帮他做所有的事。

让孩子学着独立,要求父母给予信任;给予孩子尊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单独的个体,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任由父母责备、训斥的,将来实现我的愿望,满足我的要求的“我的”孩子。

成长中的独立,就是发展成型的独立人格,发生事情之后,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协商;不论孩子年龄多大,父母都以试着告诉他家里发生了什么?在一个适合的范围内,不妨试试征求孩子的意见。

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他可以根据那一刻的天时、地理发表自己的见解。

爱他,信任他,尊重他,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参与到家庭的讨论中,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地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家庭成员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孩子在家庭中的参与感和被信任感,显然体现了被父母尊重,也只有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他才会信任父母,才会学着如何去尊重父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