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上我都没能睡觉。
一个晚上全屋人都没能好好睡觉。
这都是临床那位老爷子的功劳。
我和老父亲刚进病房时,那老爷子正闭着眼睛,嘴里叫着:大儿家的,有尿。大儿媳妇急忙在旁边拿着尿壶小心地接着。我心想:这老爷子真有福气,儿媳妇这么悉心照顾。
收拾停当,老爷子念叨要吃江米条,大儿子赶紧出去买,买回来,又嫌不挂霜(糖少了),再去买回挂了霜的江米条。老爷子眼睛一闭:不想吃了。大儿子啥话没说,将江米条放到了床头柜里。他早已习惯,这老爷子的作。
他还没等坐稳,老爷子又发话:要吃中午饭。儿子儿媳赶紧忙活起来,摇床的摇床(把床头一侧摇起来),打水的打水(准备给老爷子洗手)。这边忙着,那边老爷子也没闲着:要饿死我呀!饿死才好,你们早就不愿意伺候了。边骂边用打着针的手用力撑起来,针鼓了,手背瞬间肿起来。
唤护士,拔针,重打。老爷子骂骂咧咧又不吃午饭,要睡觉了。
闹剧随着老爷子的睡着而收场。旁边床的老大爷看我一脸的疑惑,笑着说:“那老头就这样,俺和他住这几天都习惯了,没有一天不吵吵的。”
“他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没在跟前,仨儿子天天都来伺候,俺看着伺候得挺好。那老头就是不满意。弄盆洗脸水一会嫌凉一会嫌热,真难伺候。不该人家儿女的事,是这老头事太多。”
大儿媳在旁边听了,接话说,老人生病,心情不好,作就作吧。
我心里暗暗为这儿媳点赞。
老爷子睡了一下午。病房里也安静了一下午。
哪料到了晚上,上白班的小儿子来看护老爷子。老爷子的作劲又上来了,说要小便,拿起尿壶,准备接时,又说不尿了;小儿子不小心碰到他受伤的腿,边骂边喊疼;半夜,小儿子刚躺下,叫起说要喝水;没过几分钟,再叫说疼,让给揉揉……
一晚上,老爷子的声音充斥着大家的耳膜,谁也没睡着。正常人一晚不睡觉,第二天都很疲惫,更何况这是病房,住的都是病人。
每个人心里多少对这老爷子有些不满。自己有病,儿女跟着操心不说还影响其他病人。倚老卖老要不得,儿女们大多正值中年,压力最大的年纪,把儿女作倒了,有何好处?
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应该做的,作为老人也应该多替子女着想着想。这种“作”的老人还是少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