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字的奥妙

接到学校通知,5月11日学生复学返校,全体教师要提前一周回到工作岗位上。由于学校偏远,下了地铁,便坐了三轮摩托赶往学校。一路上,与师傅攀谈起来。

“你是老师啊,教哪一科的?”

“小学语文。”

“你是因为老师啊,我问你一个字,看你能写正确不能——这个字百分九十以上的人都不会写,包括很多老师也不会写。”

“噢,什么字?”我有些不屑。

“这个字就是帽子的“帽”字,怎么写?”

“这个很好写啊。巾字旁,右边是个冒险的冒。”

“对,我就问你冒险的冒上半部分怎么写?是什么字?”

“一竖,横折,横,横,”我自信满满地边说边比划起来,“像是个“曰”字。”

“不对。”没等我说完,师傅就打断了我,“证明你还是不会写,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不是个字。”

车子拐了个弯,师傅见我没有说话,继续说:“咱们中国的字是很奥妙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是很有智慧的。上面那一横折就是古人戴的帽子,下面第一个横是人的眉毛,最后一个横是人的眼睛,古人知道,帽子不能长在眉毛眼睛上,所以那两横是不与竖横折连着的。”

听罢,我恍然大悟,细想这个字,确实只是两短横,不与竖横折相连,原来是这个理儿啊!古人的智慧真是厉害。

“还有一个字,肺字怎么写?”

“肺本是肉字旁,经过过演变变成了月。”我小心翼翼地回答,“右边是一个市……”

“不对。”师傅纠正道,“那也不是个字儿,更不是市,市有一点儿,这个没有一点儿,而是直接一个竖下来——知道为什么吗?”

确实,那一竖是直接一笔下来的,没有那一点儿,至于为什么,我还真不知道为什么?

“肺是我们的呼吸器官,那一竖横折就是人的两个肺,中间的一竖是气管儿,直通咽喉——如果写成一点,这个气管就断了,没有这个气管怎么呼吸呢?”

在师傅说着字理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人体解刨图,两个肺片分布在一左一右,中间有根气管连着两片肺——嘿,还真形象。

“嗯。还真是。”我不由得赞叹。

不知不觉中,到了学校门口,在我下车时,师傅还不忘嘱咐两句:“所以说,中国的字都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国人的智慧,是根,作为老师,我希望你能把这些教给学生——现在很多老师都不知道这些了,更不要说传承了,但咱们不能把根丢了。”

“我一定会教给学生的,一定会让中国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的,否则,对不起老祖宗啊!”我一边下车一边立下我的诺言。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让我学到了十几年都学不来的东西。同时,也佩服师傅的知识的渊博,有体会到了他那颗对祖国文化和文字热爱与感到骄傲的心。

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教给学生的还有很多,要传承的还有很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