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73天
原文阅读:
8.7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讲解:
曾子说:作为一个士人,不可以不宽宏大量,不可以不坚毅果断,因为他担负的使命重大,却又路途遥远。以实现仁德为己任,这个目标还不沉重吗?以此为目标至死方休,还不算路途遥远吗?
启发思考: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几乎是每个读过书的中国人都熟知的,也是咱们弘毅乐学书院中“弘毅”的来源。
“士”和“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一体两面的体现,“君子”是从内在品质修养去讲,“士”是从外在责任担当来看。“士”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儒家知识分子,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中对“士”有过一段经典的阐释:
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年,而且流风余韵至今未绝。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熟悉中国文化史的人不难看出:西方学人所刻画的“知识分子”的基本性格竟和中国的“士”极为相似。
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便已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曾参发挥师教的阐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一原始教义对后世的“士”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愈是在“天下无道”的时代也愈显出它的力量。
所以,汉末党锢领袖如李膺,史言其“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又如陈蕃、范滂则皆“有澄清天下之志”。北宋承五代之浇漓,范仲淹起而提倡“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终于激励了一代读书人的理想和豪情。晚明东林人物的“事事关心”一直到最近还能振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弦。可以看出,“士”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自始便在中国史上发挥着“知识分子”的功用。
尽管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概念内涵有被污染之嫌(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不做讨论),但“士”的品质依然是理想人格的代表。
万维钢在“精英日课”中描述了现代社会中成为“士”的一些品质,我个人把这些品质归纳为以下几点:
要想成为一个“士”,首先必须是有思想的人,得是非常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具有大人物做大事的格局和能力风格,得知道世界隐藏的真实规律,总是唯恐辜负这个时代。
其次,“士”必须关心天下大事,需要了解前沿科技进步。通过“深度学习”,“士”能用高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士”能够对新概念的认知必须是精准和有用的,不是仅仅靠个人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和行事。
再次,“士”应该永远都在修行之中。通过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提升自身的学问,修炼文化自觉,时刻注意“修心”,不要陷入个人偏见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士”也不是那种整天就知道高喊“努力、奋斗”励志口号的人。“士”也不能不过日子,还需要具备高观点下的各种生活智慧。
现在,我们回看《论语》中的这一段话,一生严谨的曾子,在其行礼如仪、小心谨慎外表下,展示出内心强大的力量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一点正是后世儒家弟子们强调的“刚性”。而且这种“刚性”被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至大至刚”承接,开启了后来的思孟学派。
纵观历史,弘毅、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这几个词,两千年的流传中始终发散着生命的热力,鼓舞着无数后学勇于担当。
“弘毅”,弘是弘大,有大涵养、大器局;毅是毅力,执守坚定,事必有终。“任重道远”,因为任重,唯有弘大的精神力量,才能胜任其重。因为道远,唯有刚毅的意志力才能坚持其远。
“以仁为己任”,是德被众生,要全天下的人,都得到我的帮助贡献。仁,不是要当统治者才德被众生,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以天下为己任,每个人都可以德被众生。比如我所住的小区,垃圾遍地,谁的责任?首先是我的责任!公司管理混乱,人浮于事,谁的责任?首先是我的责任。没有人把这责任给我,我认为是自己的责任,那就是我的责任了。在家里,在公司,在中国,在世界,每看到一件不平的事、不妥的事、不善的事,都认为是我的责任!这就是仁,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就是重任。
任重道远,有多远呢?“死而后已”,就是永远走不到目的地那么远!比如警察的任务是抓坏人,再过一万年,还是有人犯罪。比如医生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也不会说哪一天没病人了,使命完成,医院关门了。使命是一个职责,永远没有终点的才叫使命。 使命是永恒的,没有终点的,“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只有到自己死的那一天,才能放下。然而,正是使命感赋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得一代又一代人不计代价、甘之如饴,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