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春,楼下叮叮当当开始装修,持续了一个多月安静下来。七月底的时候,一位妈妈带着儿子住了进来。这是新来的邻居。
男孩上初一。上学两个多月后,楼下偶尔的训斥声和反抗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的清晰。训斥的内容多是考试没考好,只玩不学习,磨蹭浪费时间等等;反抗声多数很简单,“别管我!”冲突逐渐变得频繁和激烈。有一天晚上快十一点了,激烈的吵闹把我惊醒,听到桌椅碰撞的声音。只听见这位妈妈变了调地喊着:“你连你妈都敢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畜生!”“你给我滚!你去死吧!”男孩“啊,啊”大喊,在屋里使劲踹地,轰轰的声音。我真想下楼说道说道,想想又忍住了,也不能跟个孩子计较太多,学习压力可能真的很大,家长又管得很严。由他吧。
第二天晚上七点多,男孩的爸爸来了,大声训斥却遭到男孩的大声反抗。武斗开始了,一阵轰轰烈烈的声音,男孩一直喊:“打死我吧!打死我吧!”可能打累了,又变成了夫妻合力训斥。只听见好大的一声咣当,楼梯间里一阵急促的跑动,又一声咣当,又一阵急促的跑动。楼下安静了。当晚大约九点多钟,应该是都回家了,然后是漫长的苦口婆心。楼下安静了几天,又开始了循环。
楼下的楼下一直没有人住,很幸运。
并非隔音不好,而是嗓门太大,被我这个楼上邻居听见一些愤怒。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处于焦虑、紧张的境地。“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别磨蹭,别玩了,快学习”,“我不想让你们管”,几乎天天都是同样的台词。学习是为父母学的,督促学习是父母必须做的,是不是主角和配角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