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感谢贫穷》的作者王心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同时,“感谢贫穷”四个字也引发了各方评论。河北枣强县18岁的农村姑娘王心怡,今年以707分的高考成绩,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很多人都说,王心怡不应该感谢贫穷,应该感谢的是敢于面对苦难的自己。
王心怡考上了北京大学,所有人都在庆贺,都在歌颂这个十八岁少年的努力与拼搏。
然而,我却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十八岁那年上大学时的目光短浅与心理自卑。
上大学那一年已经是2011年,已经是时代快速发展,社会急速前进的新时代。
然而,谁能想到,来自贫困地区的我走进大学读书前却没有见过公交车、没有见过ATM机,甚至都没有见过像样的学校餐厅。
读中学时,学校里甚至都没有餐厅,只有一个称之为伙房的地方售卖五毛钱的发面饼。学习的教室里别说暖气空调,就连窗户,都是我们自己用报纸和胶带糊上的。
上大学后,连坐公交车都不会的自卑让我不敢和同学一起出门,我不知道公交车是自动投币没有人收费的。
站在ATM机前,拿着学校发的银行卡不知所措却又不好意思询问同学。
在餐厅里拿着饭卡打饭都战战兢兢生怕被人笑话。
还记得在学校餐厅外有一家卖零食的小店,我拿起一袋“乐吧”,本以为只有五毛钱,老板却告诉我两块钱,拿在手里的东西总觉得放下就会被人笑话,于是狠狠心买了下来。
已经是2011年的了,刚入学的大学生却依然会因为两块钱的饼干纠结害怕,生怕被人耻笑。
这也许就是网上那句“在最虚荣的年纪里一无所有”。无尽的自卑笼罩着整个大学生活。
有人说,你大学期间怎么不去打工啊,自己打工挣钱啊。
大学生是廉价的劳动力,每次打工后挣得千把块钱,从来都是交给母亲,不敢多花一丝一毫。
我们为多花父母一分钱而自卑,为已经二十岁了还不得不花父母的钱而更加自卑。
大三那年,已经是2014年,我花了70块钱买了一身连衣裙,却生生被骂哭了。
现在工作了,赚钱了,再也不会为一两块钱纠结了,却依然精打细算、步履维艰。
很多人无法想象,在这个新世纪里,竟然还有这样的贫穷。
9月,王心怡就要入学了,就要到北京这个充满梦想也物欲横流的首都去读书了。
希望大学里的她不要因家庭而自卑,
希望大学里的同学善待这个乐观向上的贫穷女孩,
希望她在众多旅游如家常便饭的同学中间不要迷失自我,
希望她在兴趣爱好广泛、视野见识宽广、特长丰富多样的同学面前依然坚定信心。
到了大学,你会发现,有钱人家的孩子并不自以为是、也并不自恃清高,他们有足够的金钱和精力去追求梦想,他们更努力、更优秀。
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先是为法国动画电影《小王子》中“小女孩”一角配音 ,又亮相巴黎Bonpoint大秀,等等等等。
这些孩子见过的世面是我们贫穷地区孩子永远无法匹及的。
金钱带给人的是自信、是底气。
如今工作后,自卑依然埋在心底,假装自信地与人交谈、假装自信地做事做人。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所写:“现在我已全然明白,像我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者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不值钱地被黄土埋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
惟愿这个十八岁的姑娘四年后依然能保持初心、心怀梦想、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