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学校里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很努力、很刻苦;他们上课的时候精神高度认真,记录的笔记都可以直接当成教案宣讲;无论多少作业,他们都能认认真真地完成,哪怕是熬夜到很晚;但是每次考试后,他们却总只能得到一次次的失望...
这种学生绝非个例,说真的,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看到这种学生都会觉得很心疼。可是他们难道没有认真学习吗?付出与回报为什么总是不成正比?问题真的是出在智力或是运气上?
一言以蔽之,这些孩子虽然学习勤奋,但是他们却没有真正的学会学习!心态、习惯和方法,才是一个成为一名学霸的终极秘诀!
一、先预习后听课。
这有点像说了一句废话,每个人都知道这样是对的,为什么没有去做了?
就像有人安慰我:比赛不要紧张一样,我知道是为了我好,但怎么样才能不让我紧张?他却没有说。
所以,没有工具的理论是很空洞的。说多了,永远是很烦的。
也就是得告诉孩子,预习的目的和预习的方法。
那预习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其实和我们记忆是相关的:
当书本的信息,进入到我们的感觉记忆的时候,有一部分已经开始遗忘,再进入工作记忆,如果工作记忆工作不了,就去长期记忆里面去找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如果连长期记忆都没有相关的信息,这就已经超出了你的认知的。
举例:如果是3×7,你可能马上就回答到21,我们工作记忆很快就给你答案,那如果246×478呢? 这已经超出我们工作记忆的单位,只能去长期记忆去寻找,如果长期记忆当中没有关于乘法运算的一些知识,这个数字就超出了你的认知范围,你就会感觉特别困难了。
所以预习的目的,就在于把一些知识存储在我们的工作记忆当中,经过自己主动学习和理解,转化为长期记忆,那么在课堂上学习就会更加的自信和轻松。
所以,我们是经常会和自己熟悉的事物在打交道;比如在国外,我们首先会找自己国家的人交流,并且会多照顾一些;如果上大学,我们就先会和自已一个市的人更加亲近一些。
那如何 预习呢?其实就像我们要去认识新的朋友一样?你叫什么名字呀?你来自哪里?你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点是和我一样的呢?
在预习过程中也是:
本章讲的概念是什么?
它怎么来的呀?
它的作用是什么呀?
它与我之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呢?
当我们找到更多答案的时候,相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的明朗,自信,轻松。
二、先复习后做作业。
我看到有很多人上完课,就是边看书,边做作业;看似很勤奋,但你这个摘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因为你不知道你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没有正确的反馈,很容易掉进“你会了”的错觉,当把课本关上,就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复习,不仅仅是再看一遍书本,而是要闭着眼睛,回忆这节课的内容。这样才会更加的加深我们的记忆,在我们1个小时记忆数字的时候也是一样,很多人记忆2000——3000多个数字,不仅仅是看几遍,有时候闭着眼睛回忆,是否每个记忆宫殿都能回忆起来。
闭幕回忆也是提升我们记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把书本放一边。如果遇到不会的地方,那么证明这个知识点是你不明白的地方,这样就有了一个反馈,你就知道该如何去调整。
三、先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
一个人学习成绩好不好,就看他的独立思考。
我们很多人喜欢问,看起来也好很勤奋,但这是一种很懒的表现。
只有问对问题,才会有对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思考:什么才是对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如果你碰到问题,你都要问你的上司,那证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完全没有,看起来像是好学,但只能证明懒。
学习也是一样,首先得自己去思考,然后查资料,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再进行讨论。
四、先打好基础后扩展思维
我们总说:万变不离其宗。
也就是在复杂的现象,其实本质是很简单的。只是干扰你的太多。
学习也是一样,我看到有很多学生,都不怎么去看课本,成天拿着买了习题册再反复做,当然我不是说没有用,只是你去想:如果习题册能代替课本的话,为什么教育局不把它换一下了,为什么还使用课本呢?就证明其本再那。
就和我们学武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先扎马步,不先去练习扫腿,等等呢?因为有的东西就是基础,基础打牢,再去链接更多的知识。那么你的思维也会得到拓展,不要一上来就是习题集,反而会打击你的信心。
五、及时总结
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临阵磨枪是没有多少效果的。因此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系统的总结,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新语法词汇;总结新公式和解题方法;这样在考试前,你就会发现自己只要抽出时间再做做错题就没问题了!
让学习不再是一件烦躁的事情,不要再让学习压的我们的孩子抬不起头,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们上课时半睡半醒,不要再让孩子们点灯熬油奋战到深夜。
学习最大的技巧就是讲求效率,试一试四先四后一总结,让孩子们的付出取得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