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父母和教育者是作者。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这本书就诞生了,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教育者引导写的,但厚度可能完全由本人决定。
一个孩子是一本书,父母和教育者是阅读者。孩子一页一页的写,我们一页一页的读,谁能用心读懂这本书,谁就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走进孩子的心里。
儿童绘本《生气汤》。
《生气汤》讲述的是小男孩霍斯,一天过得很不高兴,他带着一肚子怒气回家。但是,他妈妈却说要煮汤。当水滚开时,妈妈对着锅子大叫,她要小男孩也照样做。他们还一起对着锅子龇牙咧嘴、吐舌头、大声敲打锅子。最后,小男孩笑了,心里也快活多了。
在这个故事当中,有一个智慧的妈妈,她并没有用简单的说教方式来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是用发泄方式,让孩子学会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
我在读这本书时想,霍斯的这些不良的情绪都是在学校发生的事引发的,那么作为一个教育者,是不是应该提前发现孩子的不良反应,及时应对,把不良情绪扼杀在摇篮里呢?
联系教学。
我们班有小男孩,他既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又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离婚了,他判给爸爸抚养,爸爸去外地打工,只好交给爷爷奶奶抚养,长期的失去父母的关爱,造成了这个男孩胆小,自闭,没有信心,没有正能量,不合群,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高兴。
于是,每当我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唱歌、跳舞,而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时,我就主动的坐在他的旁边,跟他唠唠嗑,摸摸他的头和小脸儿,有时候拍拍他的肩膀,给他鼓鼓劲儿,见他高兴起来,就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我经常提供一些机会来锻炼他,比如让他帮助老师给小朋友们发书和分积木,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然后发一些小粘贴或者是他表扬他几句,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男孩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识字的速度一般的孩子快,比如说,我们在上彩虹花晨读的时候,孩子们不认识字,我就一遍一遍的教他们读,让他们把诗背下,我发现每次都是他第一个背下来了,我都问他为什么背得这么快?他说:“老师,你指着大屏幕领我们读诗的时候,我就把这些字都记住了,所以我是读下来的”。我随手考了几个简单的字,他果然是认识,于是我决定利用这一特点,让他当小老师,教会其他的小朋友,慢慢的,小男孩变得阳光、自信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一页都记录着自己的成长故事,或精彩、或平凡、或悲剧、或喜剧,内容和结局完全由自己决定,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我的帮助下,每个人都能够写下精彩的篇章,这样,我自己的这本书,才能够更加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