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没有奖金,我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九个月。一段时间没有业绩我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一年。那我不接受的是什么呢?我害怕,到了季度最后,领导来问我业绩怎么样?那我会觉得很没面子,辜负领导的期望,让领导失望了。同事怎么看我,之前我会很介意,现在好像介意的程度小了很多。我最过不去的还是,领导来问我,我就觉得交办的任务没完成,领导本来想把我当试点,我却没有做出东西来,让领导很失望。
还有,我不要奖金,这样合适吗?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还能接受。但是对于我的潜意识来说,有一种不安全感,觉得钱变少了,感觉不安全。当初我提出这个做法,是为了逼自己让自己不要那么懒,要走出那一步。现在我突然有个想法,真正的理财顾问应该是靠咨询费,而不是卖产品。不应该考核他卖出多少产品。其实平均奖金就是让理财顾问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卖产品的压力,才会全心全意去做顾问。我看见同事们对于那种考核方法,也很不高兴。我感觉他们也是有不安全感。我不知道用金钱的压力还是用正确的引导,哪种方法更管用。
或者这两者本来就不该对立起来,就好像理财规划,理财咨询,和产品,本来也不该对立起来。管他那么多呢!我就看见那些客户,跟他们连接,就好了。
列举我的念头吧:
1.我要与客户联系很多次,互动非常频繁,客户才能对我有印象,我才能有业绩。
2.我们产品不行,只有定期存款和理财,没有别的东西。我想给客户配置一些基金,这会导致存款减少,我的业绩反而降低了。招商银行是考核客户在行里的资产,这个资产包含很多,存款只是一部分。我们的考核机制不合理。
3.我没有时间,我现在还要做大库,客户多的时候还要办业务,像今天就是上午办业务,下午清ATM机,一整天都没有跟客户联系。
4.有的客户我已经给他做理财规划了,但是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联系了。
5.我应该每个客户都向他提出给他做理财规划吗?感觉有点怪怪的。他本来想要一个鸡蛋,你却要告诉他怎么养鸡,来下蛋。他会觉得很麻烦。要不要那么高深那么复杂呀?
6.大部分客户都很保守,只存定期存款和买理财。我又能帮他们做什么呢?我自己是不投这些的,觉得收益太低。我自己有点看不起这些产品的那点收益,所以不愿意推荐。但是客户不是我,他们也许风险承受意愿就是那样的,我也不能强制别人。
7.客户那么多,我哪管得过来呀,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得到精细化服务。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想到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