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一般要说点话
CHI(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读作“Kai”,指的是ACM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是人机交互领域里重要的国际会议。每一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会聚集在一起讨论最前沿的交互技术,探索创造性的应用方式。
作为研究生,我想通过“输出倒推输入”的方式,争取每天读一篇CHI相关的论文或者交互设计相关的文章,并通过分享笔记整理自己的思绪。这是开头的第1篇,希望这个flag能在研究生期间屹立不倒。
文章概述:礼物+博物馆+语音
这一篇是2019年的CHI论文:《Seeing with New Eyes: Designing for In-the-Wild Museum Gifting》。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个“GIFT”的应用程序,它将“礼物”和“博物馆”结合起来。如游客A在参观博馆的时候,想送礼物给好友B,于是游客A可以在博物馆里探索,寻找一个最能吸引人的物品(与博物馆相关的),然后给物品拍照,并使用app添加音频信息,说明选择这个物品作为礼物的原因。
设计师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用声音创造一种新的思维框架。使用这个app的博物馆是在“野外”(in-the-Wild)的,通过实验,作者有一些发现,其中最惊人的就是“用崭新的角度看待东西”(seeing with new eyes)和培养了人际关系。
作者通过这个“礼物”和“博物馆”结合的情境,来讨论生产空间中的同理心、动机和自下而上的个性化。
其他笔记
(因为是按照个人感触做的笔记,所以跟原论文的框架和内容有所不同。)
1 相关背景
在博物馆研究和HCI领域,人们都认识到,要成功地采用技术,就需要回应当代人们对互动、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注。
1.1 社会化
博物馆和画廊的一种趋势是,策展人和展览设计师不再提供单一的展品解释。相反,他们支持游客参与多种不同的叙述,并提供材料支持游客做出自己的解释,如标记展品和交互式公共展示。
之前有研究项目表明,允许游客记录语音信息是一种特别有效的与博物馆环境中的其他人分享记忆和意见的方式。
许多博物馆的体验是社会性的,因为大多数人是和一小群朋友或家人一起参观博物馆的,需要探索支持共同定位的社交互动。
1.2 个性化
希望能通过数字技术,摆脱普遍标签,有针对性的根据客人的喜好、先验知识和参观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参观体验。然而,对单个博物馆的访问通常是一次性的和相对短期的活动,所以在博物馆环境中建立关于游客的用户模型是很有挑战性的。
2 具体设计
用户A可以选择送礼。选择一个接收者B,为B录制问候录音,并输入B的电子邮件地址。用户A选择赠送的礼物,拍照,并通过音频信息记录,以便接收者B了解A选择该物品的原因。送礼者A也会告知接收者B线索,在哪里能找到物品。
2.1 体验导向音频
参观者通过耳机收听并大声发言。促进这种不寻常行为的主要设计选择是使用画外音来鼓励访问者说话。亨特这样描述他们的理由:“在一次访问中,说话不是很常见。为了让别人说话,我们觉得我们也需要发出一些声音,希望这种方式比书面指示更容易接近。”
在这些地方,屏幕上只显示一个暂停按钮和进度指示器。将体验导向音频还有助于实现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即鼓励人们与实体博物馆而非智能手机屏幕进行互动。
这款应用的声音带有“亲密陌生人”的个人语气,远远不同于一般博物馆导游的中性、信息丰富的声音。这个声音一对一地对游客讲话,使用与它的语气相匹配的措辞和用词,暗示一种更接近朋友而不是博物馆讲解员的熟悉感。
2.2 effort努力
effort是设计中考虑的条件之一——愿意在送礼物上付出多少时间。
此外,也努力使接受者能够清楚地理解这种努力。博物馆的接收者可能会注意到,如果物体是从远处的房间里挑选出来的(走得更远),从不同寻常的角度拍摄的(看得更仔细),或详细的评论(花时间和阐明理由)。情感投入方面的努力也可以通过送礼者的声音质量或他们的措辞来被听到。同样地,收礼者记录下的反应会表明他们对礼物的想法和感受。
3 实验发现
3.1 Seeing with New Eyes
一种新方式来看待或思考博物馆物品。比如从送礼者的角度去理解。
3.2 Connecting with Objects
这种联系是一种本能,把他和他的接收者联系在一起。对有些人来说,会想象接收者与对象交互;或其原产地;或想象自己与对象交互。
3.3 Connecting with Receivers
对大多数人来说,送礼物的行为意义超过了收到礼物的行为意义。那些既接受又给予的人通常会扩展他们与接收者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他们的赠送者。
3.4 Getting Personal with Voice
有些人可以慢慢容忍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尴尬,有些人还是不可以。不太可能通过单一的设计选择来解决所有用户的问题。
自己思考
针对博物馆这个主题
1)社会化互动
目前有一些博物馆有类似用AR去寻宝打卡的功能。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熟人之间的社会化互动,将“寻宝”变为“礼物”。
我以前逛过一个博物馆,里面有一面墙张贴关于博物馆的问题和官方回答,还有就是游客们在墙上写的各种各样有趣的回答,非常多梗,我和朋友在那驻足观看了半个多小时。这也是一种偏陌生人之间的社会化互动体现吧。
2)个性化
“对单个博物馆的访问通常是一次性的和相对短期的活动,所以在博物馆环境中建立关于游客的用户模型是很有挑战性的。”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目前博物馆已有的一些个性化设置,可能有根据游客特征推荐不同的导览路线,比如“亲子路线/朋友路线……”,或者说博物馆多媒体互动游戏中的一些拍照、换装类游戏等。
那这些已有的个性化是否能满足现有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进一步的个性化方向在哪里?如何去借助更多的信息数据帮助博物馆构建游客的用户模型,了解其需求?
3)和博物馆之间的互动
在设计的时候,要记得核心还是博物馆的展示。文章中是通过礼物的互动,让游客给博物馆的展品赋予了个人的意义。在选择和接收礼物的时候,赠送者和接受者都会更仔细、从自己/别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博物馆相关的物品,这有利于传达和再创造博物馆的意义。
包括像现在常常谈的AR和VR技术,如果应用在博物馆中,我认为AR博物馆应该要基于博物馆原本展示(比如空间、布局、展品的模块等)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体验,引导游客探索博物馆,而不能只有好玩的外壳,没有展示的内核。
4)公共空间的尴尬
本文介绍的礼物,是要通过在公共空间“开口说原因”的方式记录,对于有些人来讲会有些尴尬。在以往的博物馆内,游客可能会倾向较安静地观看或者听馆内人员的讲解。在公共场合说话或者做一些动作(比如以后AR技术用于博物馆,通过手势调整),有时除了说者/做动作的人的尴尬,可能也会对周围人造成干扰。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许当每个人都在说着和做着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常态,而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吧。
5)最后
本文的“GIFT”,是一个创新性的探索。未来的博物馆是否会容纳更多的元素,比如像体验馆/打卡/陌生人社交的模式呢?作为一个对逛博物馆有点兴趣,虽然逛完基本不记得什么的人来说,还是挺期待的。
资料来源
1)关于CHI的介绍
http://chi2019.acm.org
2)《Seeing with New Eyes: Designing for In-the-Wild Museum Gifting》
https://dl.acm.org/citation.cfm?doid=3290605.33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