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晨始于一杯绿茶,由来已久。从早年的碧螺春,到后来偏爱汉中仙毫,再到如今独宠安吉白茶。一路饮来,在不同阶段不同的茶带给我的是不同的感受,但却是相同的享受。
记得最初饮碧螺春时,最喜欢看叶子在水中的舒展,附在叶上的毫汇入水中,绒绒的一层,像初生婴儿的肌肤,娇嫩得让人不忍触碰。
慢慢地,也许正是这种娇嫩不能再满足我日渐加重的口味。晨茶便换成了陕西的茶。
看着午子仙毫在水中如根根翠竹般耸立,浮浮沉沉之间茶汤变得越来越青绿。宁强雀舌倒是真如其名,冲泡中一根根雀舌在水中翻飞,如同一群小雀叽叽喳喳得欢唱在碧水之间。
后来,据说政府将陕西的四大名茶整合成汉中仙毫以便推广,因此,之后便不再能见到雀舌、银梭这类的叫法,统称为汉中仙毫了。
渐渐地,仙毫的滋味也不能满足于我了。初喝仙毫时,虽然滋味足,却不经冲泡,很快就无滋无味了。如同一位浓妆艳抹的美艳女子,眼前一亮之后便没了持久的风韵。
这期间,我也喝过其他的绿茶。有的初见时,模样倒俊俏,但入水后便原形毕露了;有的虽有滋味,然而姿态却不盈人。
绿茶难得可以用玻璃器皿冲泡,为的就是赏心悦目。因此,既便是味道还好,但没了美貌,无法色香味俱全,到底还是略逊一筹。
就这样,我挑挑捡捡,寻寻觅觅,直到最终选择了安吉白茶。
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安吉白茶。它也算是绿茶中的名仕,只是也许没有在正确的时间与它相遇吧,对它一开始便带有了偏见,如同我对龙井的偏见一般。
我一直不喜欢龙井,也许就是因为龙井如茶中牡丹,趋之若鹜的人太多,我反而瞧它不上。至于猴魁,倒像个粗使的丫头,膀大腰圆,让我不能入眼。而六安瓜片,则因为《红楼梦》中贾母提到它时的不屑口吻,我便对它也没了好感。
和安吉白的相遇,也许正是在我偏爱仙毫的时期。陕茶的重口味自然掩住了安吉白的淡泊。
就在前两年,我认识了一位主营安吉白的茶友。初相识时,一如我对安吉白的偏见一样,对她总有一种距离感。她看上去有些高冷,但言语却挚诚,有时反而有一股羞涩,有着成熟女人的风韵,却又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少女的神情,倒真是像极了安吉白。
在我重新认识并接受了安吉白茶之后,每天早晨的第一杯晨茶必然是它。
看着第一道冲泡的茶,那叶子在水中欲展未展时,茶汤泛着淡淡的青绿,真像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不饰粉黛,浑然天成。那温热的茶汤穿肠入腹,将一夜沉睡的身心唤醒,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真是痛快淋漓。
第二道茶汤的色泽便重了一些,却依然清透如碧,像一位风姿卓越的少妇,有味道极了。继续冲泡下去,看着茶汤渐渐淡下去,似乎没了滋味。然而细品,那似有若无的甘甜萦绕在唇齿之间,就像一位中年女人,不再以色侍人,却由内而外透着一番大家风韵,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这时,那水中的叶片已全然舒展开来,挺括大方地展露出它的本来面容,无遮无拦,并将它的精华完全释放在水中,将它的生命完全交付于水中,与水完全融为一体,彻底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饮罢这一杯晨茶,便也如同经历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让我如何能不爱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