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说起。
维新以康梁始起。梁启超执笔《时务报》与严复《国闻报》形成南北两大思想阵营,而后长沙时务学堂,培养了高才生蔡锷、林圭等四十余人,梁启超与谭嗣同、唐才常造就的风云很好地蓄势了未来戊戌变法,在这里少年梁启超才二十四、五啊,何等的不凡才气啊。
梁启超的学堂教育是很成功的,跟随梁启超,如同追着一盏指明灯。国内时务学堂激扬国事,少年们为国为民,肝胆相照。你从梁启超亲定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就可以看到,大意为,一曰立志,以天下为己任,为救亡而献身;二曰养心,破苦乐,破生死,坡毁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屈;三曰治身,忠信笃敬;四曰读书,穷尽上下千古,纵横中外之学;五曰穷理;六曰学文;七曰乐群;八曰摄生;九曰经世;十曰传教。少年当以家国为己任,为救亡而献身啊,所以后来在起义中林圭等被抓后主动以死明义了,他们自知使命已至。流亡国外时,梁启超执笔《清议报》,直批中国封建体制的种种弊端,不久学子远来投师,大同高等学校应运而生,此时的梁启超思想又更不同了,广览海外先进著作,给学子们开了很多课,有世界文明史、西方哲学、人群发达史、中外时事、日本语言文字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等,这便是梁启超,教学中、写报中,都是:
“得寸贡寸,得尺贡尺,这便是觉世的梁启超。”
梁启超在两次学校教育中倾尽自己所学,我有什么便全部授予,一讲课便是滔滔不绝、汪洋大海。他应该是看到了少年们渴求的目光,国再腐朽,而人犹新啊。我不禁佩服梁启超在时局中的远观,你看,早在《清议报》中梁启超就写过《少年中国说》,至今不绝于耳。
梁启超以少年搅动风云,而在之后,依旧是少年灼灼,而其中当少年们面临人生的最后时刻,恋恋不忘的大概还是学子从师、激扬文字,那时天下的未来就在他们手中。
想起第一次读到真正的梁启超是在高三的暑假,而如今再读,所看又不一样了,那时爱他的勇气和文字,现在到更能看到他想要的还是人民的觉醒,少年的觉醒,中国的觉醒啊。
期待未来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