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厨》故事丨五十五、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程汝明把救命恩人张吉正深埋在了心里,成为时时激励他的动力。
再生后的程汝明,不仅觉得自己的身体完全恢复了正常,而且心情也逐渐好起来。他渐渐从父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决心像父亲和张吉正那样做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牢记着父亲的启蒙教育和张吉正的慷慨陈词,把对父亲的追忆和对张吉正的思念化作了无形的力量,这个力量使他在自己认定的厨师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步。
程汝明的烹饪技艺越发有了长进,他能做出中餐和西餐的很多菜肴,令食客赞不绝口。
犹太俱乐部也生意红火,张玉启更是欣慰不已,觉得自己是慧眼识真人,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时间到了一九四三年,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程汝明和张玉启的注意——
原天祥市场和惠中饭店创办人、现年七十四岁的李魁元病逝。李魁元当年受排挤退出惠中饭店后,于一九四一年在天津建成开业了比惠中饭店规模更宏大的世界大楼。
程汝明真的是感到商界竞争的残酷,他太希望能有个安稳的工作,便祈祷自己现在的工作安然无事。
一九四四年十月一日,程汝明满十八周岁。他顺利跨过了从未成年到成年的人生“分水岭”,他觉着自己的祈祷很是奏效。
可惜好景再长也有个终结,程汝明终于知道了光凭祈祷是没有用的。
一九四五年,犹太俱乐部因内部出现矛盾,殃及全体员工的利益,在自相残杀中分崩离析了。
犹太俱乐部的瓦解,结束了程汝明和张玉启的一段美妙的事业辉煌期,也给俩人的缘分画上了句号。
张玉启决定离开天津,回老家北平去另辟蹊径,从新经商,而程汝明坚持走自已的厨师之路,俩人只好共祝珍重,从此分道扬镳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以后自己好好照顾自己。”
张玉启留下最后的嘱托,从程汝明的视线中消失了。
如此一别,程汝明不禁又感到失落。之后他常常思念与张玉启在一起的日子但他也知道,那些只能是美好的回忆了。
临分手之际,程汝明给了张玉启一个深深的鞠躬。程汝明觉得,这是自己对这个“贵人”最好的一种答谢方式。程汝明通过张玉启更多地了解了社会,也因张玉启而成就了更多的烹饪技艺,这是程汝明莫大的人生收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话让程汝明深深地感到了世态炎凉。
程汝明和张玉启彼此送走了对方,谁也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