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前面在写张景慧的时候,说过一个和张景慧干架的小男生,这个小男生是学校老师家的孩子,姓龚叫龚福。龚福个头不高,长得一点不像他爸,可能就像他妈了吧。龚福平时挺能白话,属于说话嘴丫子经常冒沫子的那种。这样的人,自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和他交往很少。
龚福除了能说,最大的特长是喜欢文艺。那时候学校有一个文艺演出队,龚福算是里面的骨干之一。我并不觉他的文艺细胞比别人多多少,之所以能被负责演出队的音乐老师看中,主要是因为他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另外肯定有他老爸的因素。
我记得龚福演过的一个表节目叫《天安门前留个影》,龚福扮一个照相师傅,带个前进帽,化了两撇胡,穿着马甲,脖子上挂着一架纸盒做的照相机,给来天安门旅游的工人农民和军人照相。节目中有唱段有对白,龚福属于主角,戏份最多。看过的学生都说演得精彩,这让龚福出尽了风头,一时间有点牛逼闪闪的感觉。
可是演出是阶段性的,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演出完了,龚福的牛逼期就过了,也就没谁爱搭理他了。去乡里考八年时有没有考上我不清楚,反正从此没跟我们一个年级。
后来才知道龚福辍学了。他们村里有一个省城来的下放户,据说原来是鲁美学院的教授,龚福在跟这个教授学画。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后来却因落实政ce,教授恢复工作回了省城,龚福自然没法跟去,学习就中断了。
不管怎样,学了总比没学强,龚福也能画几笔,只不过还很稚嫩。龚福不算是勤奋好学的人,老师一走,他也就停了下来,赚了个半途而废。
龚福的父亲一直是个民办教师,到了六十岁也没能转正,所以子女都是农业户口。只有二女儿——龚福的二姐考上了市里的师范学校,并且留了校。
龚福没得选择,就只好务农了。据说在生产队里很横,有点耍滑头,干活不出力工分却不能少。一上来小脾气,生产队长都敢怼,是队里的刺头。后来生产队解了体,土地承包到户,龚福这回就刺不到别人了。
过了N年后,听说龚福干了一件大事,和村里另外一个人合伙去省里状gao了他们村的书记。可能真是拿到了有力证据,生生把村书记给拿下了。这事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认为他做了一件好事。这在龚福的人生中,除了当年扮演照相师傅外,算是又一次闪光辉煌的牛逼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