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高老师的精彩讲解,非常喜欢今天课题上的那句话-方块中安身立命。记得于漪老师曾说过:我渴望学生学习语文真切地懂得: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个个汉字的故事中无不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哲学智慧、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稍加触摸,就会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热爱语文,在习得语文能力的同时,孜孜不倦地把蕴藏的文化基因植入自己的血脉,促进灵魂发育,精神成长。语文是一门学科,但它的意义早已超越学科本身,它代表着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
❤️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这个问题在我上大学读师范专业时,就一直围绕在我的脑海,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师,但如何影响,我在于漪老师的一本书中找到了一点答案,于漪老师在书中提到:我渴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精读深思,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民族睿智、民族思维方式,享受精神的愉悦。我想这就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意义吧,引导孩子们热爱语文,喜爱中华文化,这样的课也许才算得上是好课吧。为此,我在努力着~就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我渴望我们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有时代活水流淌。在语言文字弹奏的交响曲中,用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情操,源源不断扣动学生心弦,使他们如入宝山之中,有风光无限、目不暇接之感,有进入母语宝库探宝而欲罢不能的冲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有所担当,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努力成为一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