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刷之后,重逢之前:在失控与偶遇之间

这一周,我的夜晚像被手机吞噬了。两次凌晨五点,屏幕的光比晨光更早地照进瞳孔。短视频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隧道,手指下滑,时间却逆流而上,越刷越清醒,越清醒越沉迷。老婆说:“定个闹钟吧,到点就睡。”我点点头,心里却连按下“设定”键的勇气都没有。仿佛一旦设限,就连最后这点放纵的自由也要被剥夺。

第二天,生物钟依旧把我拽回轨道:早餐、打卡、午餐、午休、再打卡、下班。生活像一条被反复熨平的线,连褶皱都显得刻意。唯一的波澜是晚上——加班后约了同事打乒乓球。球桌两边,白色小球来回弹跳,像一颗被暂时赎回的心。十点洗完澡,水汽蒸腾里,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这一周第一次没有在深夜滑手机。疲惫像一层温柔的网,把我从失控的边缘捞了回来。

而更奇妙的,是第二天的重逢。老同事来总部开会,像一群候鸟短暂栖落。我没有刻意寻找,却在食堂门口、电梯间、一楼大厅与他们一次次相遇。有人刚下高铁,有人匆匆返程,我们站着寒暄,时间被压缩成几句“你胖了”“孩子多大了”,然后挥手告别。像一场被生活导演好的巧合,让我在失控的夜里失去的秩序感,又被这些短暂的交集悄悄缝补。

原来自律并非非黑即白的战役。我仍会在深夜向算法投降,但也可能在球拍的挥击里找回呼吸的节奏;我可能永远无法按计划按下闹钟,但生活会用一次意外的重逢提醒我:时间从未真正溜走,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人与人的碰面里,在汗水与笑声里,重新变得可感、可触、可珍惜。

下一次熬夜前,或许我会想起那群“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老友。他们像一面镜子,照见我失控的夜晚,也照见我还能掌控的白天——比如一场球,一次加班后的散步,甚至一句“好久不见”。 

失控与重逢之间,原来只需要一个转身的距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