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济南开笔会,最后一个上午的日程安排是到章丘的百脉泉游览、参观李清照纪念馆。头天晚上,听一起参加笔会的淄博诗友徐霞女士说,中午的时候,她单位的车会去接她,且从章丘到济南火车站买票,坐车回海阳,不如到淄博方便。我一下子萌生了去淄博的念头。这不仅仅是因为路近、方便,还因为那里有我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多次邀请我去淄博玩,因为工作太忙,几次路过淄博,一直没能去成,这次过去倒可以和他们一起聚聚。于是,和一起去参加会议的莱州几个朋友约好后,马上给我的当年的同桌---吕彩云同学致电,明天我们一行6人路过淄博,中午一起聚聚,小吕同学当即表示了“猛烈”的欢迎。
第二天上午,游览完毕后已经是11点多了,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朋诗友告别后,就驱车前往淄博。刚上高速,同学就来电话询问走到哪里了,我因为走得晚,感觉理亏,也不敢说具体位置,只说正在前往淄博的路上,让他们不要急,安心等待。在车上,开朗大方的徐霞女士兴致勃勃的不断介绍淄博的情况----周村,天下第一村;张店,天下第一店等等话题,并开玩笑地嘱咐我,见到女同学可千万不要激动,一路上,车上笑声不断。
不一会儿,徐霞就告诉我们,到她所在的周村区了。在车上向外望去,街道平坦,马路宽阔,两边的楼不是太高,却显的很是精致。其实,我作为山东人,虽然一直没到过淄博,但是早年在课本上已经对这座城市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淄博是山东一个地级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国古都”、“陶瓷之都”。而周村区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淄博在历史上曾出现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齐国名相管仲,军事家孙武,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等名人。正是这些早期先贤,书写了淄博的传奇。说真的,置身于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会感觉这个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是一页厚重的历史,每一条街道,都好像是一个历史的节点,随时随地都有古迹可寻。沐浴着古城的文化气息,我们好像也随之变的文明内敛。
12点半,我们到达了同学预定的酒店,吕同学的爱人于瑞章主任,早就在楼下等候,我俩也是多年的朋友,友情胜似同学,他热情地带领大家来到房间,吕彩云和几个老乡已经在那里等待多时,让我们高兴之余又多了几分歉疚。让我想不到的是,这里竟遇到了校友---东楼子村的杨本忠同学一家,与他攀谈起来,原来他父亲早年也教过学,和我父亲也是好朋友,大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席间,我们谈起在学校的趣事、谈起家乡的习俗,有畅怀无忌的玩笑,有无拘无束的笑语,那种真是其乐融融的氛围,叫人感到格外的亲切、难忘。由于同去的莱州的几个朋友都不喝酒,我和徐霞女士成了喝酒的主力,于瑞章夫妇一次次介绍淄博名吃名菜,斟酒敬酒,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客随主便,徐女士甚是豪爽,三杯白酒下去,一点事也没有。我倒是不行了,脸红脖子粗的,想抵赖不喝,但在他们面前,那是绝对不行的,因为每次他们回来,只要在一起聚,我都要和他们喝个一醉方休,这次俺落到他们手里,那是一定要醉的,只好豁上去了,哈,不就是醉吗?正如瑞章所说,我们喝的是感情,醉的是友谊。呵呵。
酒宴结束,已经将近三点了。因为要急着赶回海阳,我们和大家匆匆告别。由彩云开车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在候车厅,瑞章执意要去给我们买票,我争执不过,只好作罢。他们的热情,让我再一次感动……
一个电话,让我路过淄博,收获感动。一次相聚,让我深切地感受同学的情谊。还有什么能和这种情感相比呢,无丝毫血缘关系,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经得起长久的沉淀,我想,也许这就是同学情的珍贵之处吧。
远方的老同学,谢谢你们!期待下一次在家乡重逢,我们再次共同举杯,再叙昔日同窗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