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西汉末年

不了解西汉武帝之后的历史,就跟不清楚大唐玄宗之后的朝代一样,人们总是崇拜英雄、唾弃昏君。

然而历史存在的真正意义应是给世人警示的提醒,而后人也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去正视。

即知史、明史而痛悟。

今日所讲的是西汉末年时期,代表人物有三位,分别是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刘奭的父亲是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昭宣中兴”的主角、也是西汉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中的最后一位。宣帝时期,置西域都护府(现新疆),新疆首次被纳入中华大地的版图

但从刘询这开始,西汉江河日下,进入了一段“荒唐至极”的年代,这段荒唐主要与伦理和天数有关,由汉元、成、哀三帝合力打造,可以说是这三位皇帝或这三位皇帝干的荒唐事间接和直接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先从汉元帝刘奭开始说起。

一、汉元帝刘奭的2件荒唐事

如果对元帝刘奭这个皇帝不太熟悉,但是在元帝时期发生的一件事却人人皆知,那就是“昭君出塞”,或许刘奭被人重新认识,就有点占了王昭君的光。

王昭君阴差阳错没被元帝选为嫔妃,却为了民族大义出嫁匈奴,确实给元帝在史书上留了一点颜面。

1. “极奉儒教”太子身份差点被废

刘奭极奉儒教,按理说符合老祖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怎么在他这就不行了呢?

原来汉武、昭、宣帝时期都是以“霸道为主、王道为辅”的安国、治国政策,霸道就是法家,用严明的法律来安定国家,王道就是儒家,用儒教大道治理国家,这种政策也造就了武帝、昭、宣三朝近百年的黄金时代。

但据史料记载并无“独尊儒术”,原文应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六经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它更多的是尊一种客观的人伦之理、道德之义,而不是“三纲五常、四维八德”这种极力信奉后的病态化,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

刘奭没有把握好度,想用儒教把安国治国一块搞,后果是一批批念儒家经典的儒生都为了利益纷纷投机取巧,书都不念了,就搞钱,因为这种政策下不仅口号亮,路子也确实宽。

他老爹认为儿子当了皇帝后不遵循老祖宗的先训会断送汉家天下,所以就有了想重新立太子的打算,但最后因为群臣的劝阻,没有被废。

2. 随手一指西汉灭亡

这一段故事,很奇,也有点荒唐。

刘奭有个宠妾司马良娣,但是身体不太好,在刘奭二十几岁就去世了,刘询为了让儿子重新振作起来,派了五个漂亮宫女去让儿子刘奭选,据说刘奭当时正是伤心欲绝的时候,没有心思也不感兴趣,但碍于皇帝老爹的面子没辙,所以看都不看随意一指,站在最前面个子最高的那个被选中了。

被选中的这个宫女叫王政君,之后被立为皇后,她一生活了很长时间,横跨元、成、哀三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她还有个著名的侄子叫王莽。

二、汉成帝刘骜的4件荒唐事

汉成帝刘骜的人生打一开始就是以“讽刺”开头,王政君生刘骜后,他爷爷刘询为其起名刘骜,“骜”意指千里马,就心想着儿子刘奭靠不住,这位孙子好好干,以后把国家继续发扬光大。

但刘骜后来成为太子后,全然不是刘询想的那样,他日夜享乐,荒淫骄纵,最后他爹刘奭看不下去了,在临终前,就想仿效老祖宗汉景帝当年废太子刘荣改立胶东王刘彻的这事而废了这个假千里马儿子,但还是被群臣给劝住了,就是他有个好身份,是正妈生的大儿子,既嫡又长。

1. 建了两处帝陵

皇帝陵墓的筑建一般从皇帝登基后不久就要开始动工了,刘骜也不例外,他给自己选了块地方就花钱花人开始建了,第一次建的这个陵墓叫延陵

但是延陵从规划搭建以来,自然灾害几乎是年年都有,人们认为这是天子不行德政导致的,刘骜没辙,自己改毛病改不了,就把问题的祸根嫁接到延陵上,说选的这个位置风水不好,所以才导致了上天的惩罚。所以,赶紧另选“宝地”构建新的陵墓“昌陵”。

心想着这下没事了,无非就花点钱和人耗费几年国力而已,不至于天灾频起,导致百姓颗粒无收。但是昌陵建了不到五年,建墓的包工头来说,墓底下发大水,新墓造不成了,所以刘骜又没办法,重新返回来,继续造延陵。

这一来一回好十几年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2. 第一任皇后是表姑

西汉总共有两位许皇后,一个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另一个是汉元帝刘骜的第一任皇后许皇后,刘询是刘骜的爷爷,但许平君却是许皇后的姑姑,因此,按伦理辈分来说,许皇后是刘骜的表姑。

此荒唐事说到底要归咎于他爹刘奭,起因是刘奭为补偿早年丧母之痛,就把自己的表妹许皇后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刘骜为太子妃,这一是伦理不合,再是生理不适,所以,许皇后为刘骜生的几个儿女,都早早夭折。

而许皇后最后由于年老色衰逐渐被成帝抛弃以致被废,又托王政君的外甥王莽的表哥淳于长在宫中说清,希望自己被重新立后,中间来来回回传信,又抵抗不住淳于长的挑逗撩拨,两人搞起了宫外情,最后东窗事发,许皇后被成帝赐死。

3. 有个男宠

或许是后宫的女人千篇一律,造成了刘骜的审美疲劳,他把自己的情感又转移到一位美男子身上。

这位美男子名叫张放,每天和刘骜同寝同睡嬉戏,甚是欢愉。

但张放是个富家子弟,侯爵身份,王氏权臣怕张放受宠侵占自己的利益,便鼓弄王政君流放了张放。

4. 第二任皇后是大美女

早在张放被流放之前,张放陪刘骜在一位公主家喝酒,期间一位助兴的舞姬引起了刘骜的注意,随即把她带回宫中最终立为皇后。

这位歌姬便是“环肥燕瘦”中的燕瘦赵飞燕,是一位在历史上美得出名的人物,她的妹妹赵合德比起姐姐更不落下风,也被接入宫中,从此三人翻云覆雨,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赵氏姐妹一直没有怀上龙种,即便其他嫔妃怀上后也被两人阴谋致死,当时有一位许美人安全生下龙种后,赵氏姐妹逼着刘骜在她们面前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史书上说的“燕啄皇孙”便是这一段故事。

据说,赵飞燕为了皮肤白皙娇嫩使用了一种叫作息肌丸的药丸,美是保住了,但副作用就是会导致女性不孕。起先,赵飞燕说不孕的原因在刘骜这,所以秘密招进了数名精壮男子入宫,秽乱后宫。

最终,这几位“人才”的结局是什么呢?

有一天,刘骜夜宿未央宫,与赵合德又是一晚春宵,隔天起床弯腰系袜带时,顿感头晕目眩摔倒后便不省人事,驾崩而去。

刘骜的母亲王政君将成帝之死归因于赵合德,当着赵合德面说是日夜纵情坏了成帝的身子,赵合德羞愧难当,自杀而亡。

但赵飞燕趁机辅佐了后来的汉哀帝刘欣成功即位,侥幸逃过一劫,但哀帝死后被王莽旧罪重提,重新定罪,赵飞燕负罪自杀。

三、汉哀帝刘欣的2件荒唐事

1. 四个太后把持朝政

汉哀帝刘欣是成帝刘骜的侄子,刘欣的父亲是刘骜的弟弟定陶王刘康,因汉成帝无子嗣,所以被成帝立为太子,当初汉元帝刘奭就有意改立太子为刘康,但最终没有做成,成帝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把未来想交付给刘欣。

正是刘欣有多种的皇族关系,才有了四个太后共同把持朝政的局面。

一个是赵飞燕,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扶持过汉哀帝登基,所以在哀帝在位时被尊为太后

第二个是傅太后傅昭仪,汉元帝的爱妃,定陶王刘康的生母,汉哀帝刘欣的亲祖母

第三个是丁太后,定陶王刘康的妾,汉哀帝刘欣的生母

最后一个权力最大的是王太后王政君,汉元帝的皇后。

顺便提一下,汉哀帝的皇后是傅皇后,是祖母傅太后的堂侄女,按辈分,汉哀帝把她叫姑姑。

2. 至爱是同性

或许是皇家诅咒,或许是仿效先祖,发生在哀帝身上也有一段非常规的“爱情”,比之成帝刘骜,有过之而无不及。

哀帝刘欣的至爱是一位名叫董贤的有妇美男子,早在刘欣当太子时,董贤就在哀帝的大殿前当守卫。一天,刘欣突然看到董贤,被其美貌所吸引,立即叫过来询问其名字,更是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聊天。

接下来,董贤的升迁之路高歌猛进,一月内连胜三职,最终获得了大司马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部长)。

这期间,两人还创造了一段“典故”。

有一天早上,哀帝醒来后发现旁边的董贤还在熟睡,自己的衣袖被压在董贤的身下,哀帝怕吵醒董贤,随即拿出宝剑,割下袖口后悄然离开。

这便是“断袖之癖”典故的由来,描述同性恋最著名的成语。

时间长了,刘欣顾及到董贤家中还有妻子,便让董贤回家住几天,但董贤死活不肯,最终,董贤的妻子被接入宫中,与董贤一块侍奉刘欣;董贤有个妹妹,也长得非常好看,也被接入宫中,最后,几个人,男人和女人,一块享乐玩耍。

最终,由于贪色纵情,刘欣毁坏了自己的健康,在位不到七年后,驾崩而去,年仅25岁。

最后的历史是,汉哀帝的堂弟刘衎登基,是为汉平帝,登基时年仅9岁,但朝政已经被外戚王莽全部操控,王莽鸩杀平帝(待考)后成功篡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共享210年。

综上所述,这几位荒唐皇帝造就了几段荒唐事,几段荒唐事导致了西汉灭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