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处于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人们与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家里使用的扫地机器人、智能管家,再小到一个吹风机、电饭煲;大的就像火箭、潜水艇……这些都离不开科技。
无人机,这一词几年来越来越被广泛运用,游戏、航拍风景、监督或者收集信息,大大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未来,我们还能够利用超级无人机去探索太空,地外的世界。
春节期间,当新冠病毒猖狂叫嚣的时候,各地都减少外出,积极配合做好防护工作。为了减少接触,很多的城市就使用了无人机进行实时监督,面对没戴口罩的大叔大婶及时提醒,“不扎堆”。既减免了接触的危险,也对于外面街道、人们的活动信息了如指掌。
考古,是的,你没看错。考古学家可以利用卫星图像确定盗墓区域、帮助学者与政府了解问题。相对于以往所使用的气球、风筝及飞机所获得的数据,大大节约时间成本、使用的成本更低,图像质量更佳。无人机为考古的摄影测量、发现新建筑、追踪景观、收集信息等提供了便捷,有助于学者与政府对考古工作的进行。
除此,无人机还能够运用于帮助人类拯救自然界。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When the buying stops,the killing can too.”)这是出自国际环保组织WILDAID(野生救援)公益广告的广告语,呼吁人类拒绝消费野生动物,从而保护那些因为人类消费而导致濒危的野生动物。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黑暗的角落里,杀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白犀牛就因遭到极具破坏性的偷猎行为而导致了濒危状态,利用无人机进行工作,避免了保护研究人员与偷猎者接触而受到生命威胁,也可以对白犀进行数据收集。同时无人机也可用于危险区域的信息收集、对于动物的运动模式、数量、位置等,这无疑给保护濒危动物、拯救自然界提供了更加可靠便捷的方式。
新西兰使用无人机了解气候的变化;南非使用无人机给萨凡纳国家草原勘界;太平洋使用无人机来绘制熔岩流图;加勒比岛使用无人机搜寻珍稀植物;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使用无人机去统计海豹的数量;尼泊尔使用无人机分析冰川……
这些都是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之广,行之有效……都源自于人类对于科技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小装备、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保护那些濒危动物,探索者我们未知的世界。
这些知识,都是从万物丛书中了解的——《探索奇妙科技》。当然,书中不仅仅只是涉及无人机,还有“没有音爆的超声速”,协和客机的继任者;“色盲用眼镜”,探索能恢复正常色觉的光学技术;“滚筒洗衣机的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解剖航天服”,了解航天服的设计秘密……
探索奇妙科技,用科技改变生活,用科技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