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改革开放40年的东风,竹叶青茶的软文出现在各大媒体,在茶行业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了一抹亮色。
竹叶青的黄金时代大约是09年吧,一句平常心,赞助中国围棋,我也有幸参加了常昊和古力在峨眉山的龙虎斗,那时,青春激扬,谈笑间,竹叶青茶就走进了消费者心里。
竹叶青的白银时代,是碧潭飘雪花茶的推广,没有激扬,多了一些文化的内敛,在雁过大地的同时,经典的《茶经》也传承着文化的薪火。
竹叶青茶的石器时代就是现在了,除了广告和华美的软文,在产品上再无突破了,众多的专卖店犹如恐龙的身躯,而智慧的头部很小。还好,看着软文,知道竹叶青茶还活着,还有希望。
竹叶青茶过后,横空出世的就是小罐茶了。小罐茶对中华文化有独特的理解。运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把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制茶的大师精密联系起来,打造了一款现象级的产品,一出手,就是全品类,包装大气而不失精致,价格统一而不失精准,一战成名。
小罐茶毕竟是一招鲜,没有对茶叶的热爱,要红火很久是很难的,小罐茶之后呢?
茶行业有各种尝试,微创新。茶样子的茶修课是其中的一种实践。
要认识喝懂泡好一壶生活茶,是茶带给生活的惊喜,只用3天时间,就基本学会了一种技能,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除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一次说学就学的技能,和茶的邂逅,那么有仪式感,那么的有烟火味,随时都可以在生活中奏响华美的乐章。
如果说还可以提升的地方,我自己觉得在器方面还有提升。比如使用莺歌烧,比如用玻璃壶和铁壶一起泡茶,理解为什么和大师之间只有一把铁壶。还有套组既可以家用,又可以带出去。
瑕不掩瑜,也许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在翻开新的篇章,在引领一个新的时代。
感谢茶修学员的信任,这是我们砥砺前行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