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以前与孩子发生不快,基本上是因为学习遇到困难,给她讲解题时。
女儿月亮在上小学时,遇到不会的题,我讲解一遍如果还不懂, 心里第一个念头是这孩子可别是笨啊!是不是不聪明呀!为这我心里就有些急躁和焦虑,声音不自觉拔高,认定这个难题不解决不行,否则没希望的感觉。 这时候特别希望她和我一样,把这道题死磕到底。她如果表现不专心往别处看,特别是看钟表,我的火就窜出来了。你笨还不专心点。数落一顿,最后大多都是以我厉声训斥,女儿哭泣落泪结束。看着她难过,我又是极为不忍。
幸好看了武志红老师一篇文章中说,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关系。
虽然当时并不是太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但是对武老师的信任,还是让我克制了许多。
即使这样还是影响了我们的关系,她更多时拒绝和我交流。问她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她的回答大多是:没啥。在学校开心或是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儿,她都不太跟我说起。曾经一度让我很难过。我自认为给她很多的陪伴关心,时刻惦记着她,为她着想。可是她对我关上的心门很难再打开。
现在想想, 是我把我的无助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小时功课不好,生怕孩子走我的老路。内心里担忧她学习不好,最终被边缘化。
一般来说,越有能力自信越有成就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没有那么过高的要求,而在生活中挣扎时常有挫败感的父母就特别希望孩子能够逆袭能够成功,给他的压力更大。
而我把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她的身上。
正因为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去奋斗了放弃了,才会对孩子格外的恨铁不成钢。这样孩子背负了这样两代人的压力就沉重不堪了
女儿现在还时常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
刚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怎么我好好的说话呢,你就无端地说我生气了,好冤枉我, 说多了我还会有情绪升起。
可是当她多次说起,我想这句话背后一定有原因,我慢慢的体会她的心情。感到她问话的背后还是怕我生气,那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因为我曾经是严厉并且喜怒无常的妈妈,十分恐惧下一秒,妈妈又会因为些什么事生气,的确我吓着幼小的她了。
当她再次说,妈妈你生气了?
我认真的对她的说:对不起,妈妈以前做的不好,我对你道歉,宝贝,你很好,你没有做错。是妈妈不好,我不该对你发脾气。
现在女儿还是有不会的题。我相信她可以弄明白的。今天不会,明天或者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会明白这些知识,并不难。
因为曾经是学渣的我,如今拿上这些书本读了几遍就可以把它弄明白,心态放轻松,我也不再纠结了。
我只是不要在她学习的路上,给她再设置障碍,也不要在我和他的关系中,树起一道厚厚的墙。
别因为学习成绩而伤害了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失去了更多成长的快乐。相爱却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