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法(六)

五天的时间,研究完了这本书《思维导图工作法》。最后弄明白了,原来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以前没有界定好这两个概念,确实在沟通交流的时候有所混淆。

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方法。它带给我们的是精准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意思维,让我们更快地记忆和理解事物,更高效地发挥内在的智慧和知识。而思维导图是这种思考方法的外在呈现方式。

书中图

本书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讲述了思维导图法在笔记、写作、活动方案、决策分析、时间与空间管理、、高效应试以及教学应用等不同领域里的应用。

如,第五章讲述了思维导图法在做笔记方面的应用。包括读书笔记、听课笔记、观影笔记等。

作者在讲解这些实践应用的时候,会采用大量的案例,还会归纳出每一种应用的操作步骤,便于读者学习。

如,读书笔记的操作步骤是,一是要通读全文(或者全书目录),了解全貌;二是要找中心点,为绘制中心图做准备;三是找思维脉络,即找到框架,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做准备;四是找关键词;最后绘制思维导图。

以上步骤,无论是看一篇文章,还是拆解一本书,都适用。通过作者给出的大量案例,让读者举一反三地了解、掌握了思维导图法做笔记的运用。

另外,作者结合活动方案的策划讲解了八何分析法以及它与思维导图法结合使用的情况。

八何分析法包括why 、what 、who 、when 、where、how 、how much、how feel,思维导图以它们为主干,进一步分析活动方案中所涉及的内容。就能做到考虑全面。

书中图

还有做决策前的思维导图法+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包括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这种结合法的使用,第一步进行发散思维,找到这四个元素所包含的内容;第二步进行收敛思维。这是讲发散思考出来的想法进行重要程度、紧要程度分析的步骤,也就是SWOT分析中思考手里的阶段,

第三步是制定策略。在分析的基础上,弄清楚了优缺点、机会和劣势,就可以为决策来制定策略了。因为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决策制定出来后,也许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变化,因此这种结合法就可以循环使用。

这种结合法还可以配套使用双值分析法,比如迁移厂址,可以对原址和新址进行对比,分别分析原址和新址的SWOT四个元素,最终决定搬迁是否合适。

总之,单纯地用某一种方法都会有局限,结合使用多种方法,会优化最终的结果,也会最大化地发挥思维导图法的作用。

书中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