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 (史蒂芬·柯维管理经典)
关键词: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这么简单。看起来满满的鸡汤的味道,又要讲道理了。
我们经常从外部得到一些反馈。
“从来不守时。”
“你怎么总是把东西弄乱?”
“你肯定是个艺术家!”
“你真能吃。”
“我不相信你会取胜。”
“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弄不明白吗?”
……
是吧,这些都并不代表真正的你,有的时候是说话者的性格和想法。
作者将现实流行看法绘制的地图分为三种,也就是广泛接受用来解释人性的三种决定论。
基因决定论。
心理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我们也是同样受影响的,在刺激与回应中。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他被关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中,虽然被纳粹控制了,他的生活环境摧残了他的肉体,但是他的自我意志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甚至弗兰克尔告诉我们,他依旧拥有自由,他在刺激与回应之中告诉我们人有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4种特有的天赋,除了自我意识,我们还有想象力,良知,独立意识。
而这时候作者提出了积极主动,不仅只行使态度,而且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本篇积极主动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出生于奥地利,1930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是享有盛誉的存在-分析学说的领袖。他所发明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是西方心理治疗重要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美国国际大学的著名教授,并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访问教授。 弗兰克尔是言语疗法的奠基者,其治疗理论被称为维也纳第三精神治疗学派,前两个学派为S.弗洛伊德学派和A.阿德勒学派。上世纪20年代,弗兰克尔开始发表论文,第一篇论文应弗洛伊德约稿刊布于弗洛伊德的《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上,第二篇论文应阿德勒约稿刊布于阿德勒的《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上。然而,由于他的非传统观点,他被先后开除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会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学会。此后,弗兰克尔受到O.施瓦茨和R.阿勒斯的影响,特别是存在主义者L.宾斯万格和现象学家M.谢勒的影响,不再信奉精神分析和个体心理学,开始倡导其独特的体系。早在40年代,弗兰克尔的理论就具有人本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理解生存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自己生存的秘密。他把这种动机称作“探求意义的意愿”。动物知道寻找快乐与征服,却不懂生存的意义;人的本性在于探求意义。由于“探求意义的意愿”是人的主要支机,因此,倘若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内在的欲求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人的心理障碍。启发患者去发现生活的意义,是言语疗法的核心。)
人生有主要的三种价值观:经验价值观,来自于自身经历;创造价值观,源于个人独创;态度价值观,即面对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这三种价值观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
有个关于爱的例子很形象: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表示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作一种感觉,好莱坞式的电影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理念,因为爱只是感觉,没有感觉,并没有爱,事实上仍有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心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又好像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埃莉诺∙罗斯福曾经说过:“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
甘地也曾说过:“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关键词:影响圈和关注圈
通过对影响圈和关注圈的了解。也让我缓解了一定的焦虑状态。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过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所谓积极主动的人是专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当然有影响圈大于关注圈的,但是一般情况,这种人缺乏远见和判断力消极又自私,全部精力都放在关注圈内。
我们面对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可以直接控制的,可间接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而所谓积极主动,都是从影响圈入手加以解决。而积极主动的做法又不得不回到由内而外的改变,即先改造自身行为,让自己变得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抬起手杖的一端,也就拾起了手杖的另一端。
最重要的是明白影响圈的核心就是作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而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明白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
生活是一本书,而你就是他的作者。
你决定了它的情调和步调,
而你——只有你——在一页一页的翻着它。
——贝丝·蒙德·康尼
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真的能操控自己吗?连操控自己,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在压力面前,你紧张;在痛苦面前,你退缩。
本是个良好的机会,你却连你的基本操作都没有打出。如何去掌控自己,这是一个人生的关键问题。听过一个有趣的说法,说人在自杀时,大脑曾千方百计的阻止你自杀,你内心的潜意识告诉你,你要生存,你要活下去。
Come on !A goo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