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写了很多探讨“惩戒教育”的文章,以为探讨的已经足够深入,也就以为近期不会再写这方面的文章了了。然而刚刚发生的一件小事,却让老呐不得不再次提起笔来。因为这个问题如果不讲的话,我们这些致力于推行“惩戒教育”的人士最多也就被骂两句,然而在一线实施“惩戒教育”的教师们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甚至危及安全!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有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怕被家长打骂然后离家出走了。于是家长和老师们不得不放下工作,四处寻找,自然最终也找到了。
然而,孩子和家长见面后的那一幕却让这位老师气儿不打一处来,因为那个孩子根本没把“离家出走”这件极其严重的事情当回事儿,而是眉飞色舞地讲起他一晚上的“离奇”经历,很是得意。而他的父母则全然是“找到了就好”的欣喜,把在场的校领导、班主任晾在一边,一家三口旁若无人地谈笑个没完。
于是,这位生气的老师就写了一篇名为《孩子,我真想替你父母打你一顿》的文章发到了网上。文中说“当孩子未完成作业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与循循善诱,而父母给的却是鞭打罚跪;如今孩子胆大包天,彻夜未归,是该鞭棒伺候的时候了,父母却好言相对,不打也不骂了!”;文中说“讲真,孩子,我真想替你父母打你一顿!不打你一顿,不给你长点教训,你下次还会继续以不回家来向父母示威!不打你一顿,灭不了你的势气,有家不归于你于家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是你炫耀与沾沾自喜的资本!不打你一顿,你不知道,有家不归不是儿戏!你不知道外面有多危险,有家不归比没有完成作业严重得多!不打你一顿,你不知道,遇到问题时,要勇敢面对,逃避只会让问题更严重!不打你一顿,你不知道,校领导和班主任得知你彻夜未归时,他们停课,顾不及吃早餐午餐,马不停蹄地赶往各派出所报案查摄像头,走街串巷地寻找你的踪影!你不知道,全校老师与家长虽然工作着,但心系着你的安危,他们不停地刷朋友圈,不错过你留下的任何线索!不打你一顿,你不知道,假如找不到你,对父母意味着家庭破碎妻离子散;对你的班主任意味着责其一生悔其一辈子;对你自己则意味着凶多吉少,幸则苟活,不幸则可能尸骨无存!“……
当时应该采取何种教育方式才合适,由于老呐并不了解这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所以老呐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是,这位老师言语中所表露出的关爱孩子的拳拳之心,我想是应该看得到的。
所以当文章的评论中出现了”孩子因为被打离家出走,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得出的结论是该再被打一顿,因为再多言语不如一顿打直接。蠢且懒。简单粗暴。本来还想说同情一下被冤枉的教师队伍。就该把家长和你们统统吊起来打。就该把矛头指向你们。活该。“这样一条时,老呐觉得这个评论者可能没有仔细去阅读文章,因为他用了敬辞”您“,因为他说了”本来还想说同情一下被冤枉的教师队伍“这句话。
于是老呐回复说:”孩子不是因为被打而离家出走,而是怕被打,这个区别很重要。孩子的世界这叫逃避惩戒,成人的世界这叫肇事逃逸。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一方面用以淡化矛盾,一方面如果能引起评论者深度思考的话,不亦乐乎?
然而很快回复来了:”因为孩子怕被打离家出走了,所以解决办法是再打一顿。这不叫想的简单,我质疑叫做想的简单?不敢恭维。自以为是的家长和老师最好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把他们当人带而不是一个有激励有反馈的程序或者物件。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训警犬,打的你有条件反射了,你就不敢了。本文作者的观点恰好就是训警犬式的缺心眼教育方法。还有人洗地。真是。“
评论者为何如此激动,老呐不解,或许是老呐的话引起某些误解?于是老呐只好再进一步解释:”阁下为何如此激动,上来就扣帽子?冷静分析才能找到办法,对吗?老呐说的这孩子的行为是“逃避惩戒”,可有错误?孩子自然不是警犬,但也不是标准化的机器。具体的情况你知还是我知?恐怕都不知道吧?对于“逃避惩戒”有时候需要宽容对待,有时候就需要再打一顿,所以说你想得简单了。“
然后回复很快又来了:”我扣帽子?!行!冷静分析。你说的这孩子的行为是“逃避惩戒”,可有错误?没错误。你说对于“逃避惩戒”有时候需要宽容对待,有时候就需要再打一顿,所以我想的简单了。您就是这么冷静分析的?逃避惩戒要么宽容要么打一顿别无他法了是吧?这么冷静啊?家长打了孩子孩子怕了离家出走谁宽容谁啊?如果你媳妇儿不听你话你说我可以宽容也可以打你一顿,我就服你。因为是孩子就可以粗暴对待?对媳妇儿就得冷静沟通平等待待是吧?真实情况你知我知,就算你不知我不知打人也不对。打人永远不对。如果你打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女人不对,那么打一个孩子也不对。孩子做错事并没有比大人做错事更欠打。你先把对孩子的看法摆到人的位置来再跟我说。我激动,我当然激动,一位国家事业编制的人民教师口出此言我能不激动?这个国家专职教育的人尚且如此不尊重孩子,谁还会尊重他们?灵魂工程师啊,工程是打出来的啊?!“
这个回复终于让老呐明白了,之前老呐以为的敬辞”您“只不过是一句讥讽而已,再说下去已无意义,于是老呐回复:“打人永远不对?谁告诉你的?把一个入室抢劫的贼打出去,对还是不对?孩子和成人一样?又是谁告诉你的?请问《未成年人保护法》意义何在?惩戒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现实世界并非满满的都是道理,我们必须在孩子们还处于受保护环境之中的时候就让他们明白。从本文透出的情感看,这个老师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比现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多数强太多了。本以为你对教育方法有不同见解,但从你的回复中看,老呐错了。你根本没啥见解,有的只是一时意气,而且言语粗暴,不值一辩。呵呵,别过。“
这个回复其实已经不完全是给评论者看的了,此时老呐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只是支持一下作文的老师,以免她受到更多的伤害。
而其后评论者的反应比老呐想象的还要不堪,直接被老呐的嘲讽刺激地陷入了癫狂状态,胡言乱语之后祝愿老呐的孩子“能安全长大”,称老呐为”直成年癌“,说他这是对老呐进行”惩戒教育“……
呵呵,夏虫不可以语冰,只此而已!
然而,对此人此景,老呐等人可以”呵呵“一笑便转身离去,身在一线的教师该当如何处置?
忽然又想起近日就有两会代表提案要对家长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初看起来颇有些搞笑,细想又很无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社会认知问题的解决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先例。
自青岛将”教育惩戒“写进《办法》之后的这段日子里,社会各界大多都担心教师滥用惩戒权。但老呐认为,这其实并非最难。因为教师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既然是职业就不难制定出相应的职业规范,而且还有国外很多成功案例可以参考。至于那些担心,呵呵,害群之马哪里都有,因噎废食却只能说是愚蠢。
所以老呐认为,相对于社会各界,来自一线教师们的担心才更应该受到重视和深入地探讨研究。现在的中小学中,体育课基本已形同虚设,体育设施也大都成了摆设。已经没有学校能够承受“事故”的重压,因为已经没有人去区分是“责任”还是“意外”!
“现在的学生谁还敢管啊?”这是一线教师心酸的心声,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悲哀的现实。这个时候有不甘于混沌度日的老师问我们,惩戒教育如何面对无知家长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作答?
也许……大概……
好吧,老呐认为,彰显一个教师的最大成就的,是他为社会培育出了多少有用之才。至于其它的,顺势而为,尽力就好。
最后,老呐想讲一个真实的事例,希望能有所帮助:
初中时有一个班上有两个很混蛋的男孩子,上课抽烟喝酒,下课跟着一帮流氓鬼混。有一次,一个年轻的男老师终于忍不住,把这两个孩子在课堂上一起狠狠地揍了一顿。之后的结果和现在也没啥不同,两个孩子的家长找到学校大吵大闹,逼老师在全校大会上进行了赔礼道歉。不过后来的结局很好玩,其中的一个孩子和那个男老师“不打不相识”,竟然成了哥们,毕业后虽然没什么成就,但也平安快乐;而另一个则依然故我,后来因为与他亲哥哥发生争执,一刀捅死了他的亲哥哥,之后据说进了少管所,再之后老呐就不知道了。
本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