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老家捉的小螃蟹因为怕它没食物会死掉,决定放生它。今日将它放入偌大的东江河那一刻,心里闪过一念:“它能适应新家么?”从岭西村的小水沟到偌大深江河里,它该怎么适应,能活下来吗?它还是在我们圈养几天,没有吃食的境况下来到这东江河……
跟滴滴师傅聊起放生的起的这个念头,突然想到:高中毕业那会儿黄福宇老师对我说的话:“我真担心你没办法在社会上立足”。当时的感受是“老师关心我但也有些看不起我,内心有些许恐惧:社会那么恐怖么?”
今日想想老师的担心源于我缺乏社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甚至可说是没有生存能力。因为特殊原因我的任务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埋头苦读。大四真正从学校搬出来感到被抛弃的悲凉和恐惧。想想自己真是从温室里一下子推到烈日下,立马要被“铁板烧”的感觉,跟今日的螃蟹很像。
其实不少人也这么成长起来的:家长以你读书为主让你家务活、人际活动都免了,兼职的锻炼也因不安全免了。被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还怕硌着”,的孩子长到大学毕业,家长便突然撒手了……会是怎样一种场面?想着这样还真是残忍。
樊登先生曾分享自己让十多岁的儿子嘟嘟单独出国前,尽可能考虑出国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跟孩子反复演练:遇事该怎么办?可以寻求什么人或机构的帮助,可以打什么电话……
我们进入社会之前是不是也要经历那么番演练呢?在螃蟹进入更大更复杂的环境里是不是有提前演练至少是给其做做心理预设为好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或许值得一看,好好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