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北宋惠洪《冷斋夜话》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
《宋史》中的秦观,自少性格豪隽、慷慨之气溢于文辞,强志盛气,但一生仕途坎坷,多年的场屋之困,使之英气渐消。随之又身不由主地被卷入党争之中,一贬再贬,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致使他性情大变。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秦观词,从宋人起,就颇多以情相取者,多婉约惆怅之作。而东坡、山谷多以豪放词显,与苏黄面对人生忧患时豁达泰然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吴世昌《词林新话》中说,东坡比较达观,故能适应环境,虽在蛮荒如海南岛,亦能随遇而安。此与他喜陶诗有关。因陶亦安于命,苏亦如此,且又信佛道。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说,东坡以诗为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的开拓创新者,山谷、文潜、无咎无不受其影响,四学士中独少游自辟蹊径,得《花间》《尊前》遗韵,能自出清新。
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评其词作“少游词境最凄婉”。
秦观的词,多凄楚之音。“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后人有称他为“古之伤心人”也。
写情写到了极深处,满纸凄凉,便只有悲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