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感状态,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1。儿童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负面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2。它对于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起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其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关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我国和国外心理学者对儿童孤独感的含义、理论、影响因素有较为清晰的阐释。而从父母教养方式来研究儿童孤独感并不多。本文先阐释前人对儿童孤独感的研究,再根据前人的研究来阐释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2.儿童孤独感的研究
2.1 孤独感的含义及特点
不同的学者对于孤独有不同的理解。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3。Perlman和Peplau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Weiss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感即为孤独感4,5。关于孤独感的特点Pepla和Perlmen提出,尽管人们的理解不一,提法各异,然而从这些定义中仍然可以看出孤独感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总的说来,孤独是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寂寞感6。
2.2 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关于孤独感的研究最近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各年龄段都有涉及。现在的研究涉及了儿童所处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点,学业不良、同伴接纳、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这种特别的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辛自强、池丽萍等人的研究将对儿童的孤独感研究从学校系统扩大到家庭系统,并综合考察了儿童孤独感、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和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儿童孤独感与同伴群体和家庭功能的关系的概念模型7。该模型认为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俞国良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同伴接受性与孤独感有显著的负相关,被同伴拒绝,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关于认知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上。还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交情绪体验与其对社交后果的归因有一定的关系,于是将儿童在交往中的客观社交地位与主观自我知觉结合起来,考察二者对孤独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交自我知觉不同,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也不同。刘在花、许燕等研究了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8,得出以下结论:与非学习困难儿童相比,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显著偏低,孤独感显著偏高;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受性别影响显著,孤独感受年龄影响显著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3.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3.1 父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孤独感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多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个体,其身心发展状况也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积极教养方式下的子女身心发展显著优于消极教养方式。消极教养方式下的子女经历了更多来自父母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他们的孤独感相对会更强,在与同伴交往中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合群现象。
石庆馨等人做了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8,这个研究以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为被试,根据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编成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并将问卷分为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再通过因素分析,将母亲教养方式问卷与父亲教养方式问卷都分别分出了五个因子:情感温暖与理解、心理自主与独立、溺爱与放纵、严厉与心理控制、拒绝与否认。此研究分别考虑了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各因素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将儿童孤独感与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五个因素“情感温暖与理解”、“心理自主与独立”、“溺爱与放纵”、“严厉与心理控制”、“拒绝与否认”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指出,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心理自主与独立”和孤独感呈负相关,“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和孤独感呈负相关,“拒绝与否认”和孤独感无统计学意义。将儿童孤独感与父亲教养方式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和孤独感负相关,“心理控制”和孤独感正相关,“拒绝、否认与严厉”和孤独感正相关。而孤独感与“心理自主和独立”以及“溺爱与放纵”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与以上研究有所不同,温州大学的潘玉进等人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孤独感量表对小学中高年级做调查,综合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各因子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这个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都包含有四个因子:情感理解与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
将父母教养方式分别与孤独儿童和合群儿童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与教养方式存在相关。合群儿童较孤独儿童享受更多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而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亲因子中除了“过分干涉”,其他因子都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最主要因素。只要父母给予了儿童足够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子女的孤独感体验可能就没那么强烈,而严厉的教养方式和经常惩罚儿童,儿童则会常常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学中高年级一般儿童的影响上,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的影响也尤为突出。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李艳红采用儿童孤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别对一般儿童和学习不良儿童施测6。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儿童在父母“情感温暖”及“惩罚严厉”两个维度得分和一般儿童比较,有显著差异,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
与李艳红的研究不同,谷长芬等人并没有选取一般儿童做被试,而是直接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进行团体测查,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和分位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父母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是影响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主要因素,这与李艳红的研究结论一致。与石庆馨等、潘玉进等针对普通小学生得出的孤独感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会加重孤独感的结论一致4。
4总结
孤独感是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儿童孤独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研究涉及了儿童所处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点,学业不良、同伴接纳、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友谊这种特别的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对孤独感做了各方面的研究,但相对来说,我国的孤独感研究还比较少,针对儿童的孤独感的研究也不多。对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有从同伴交往质量,有从社交退缩、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来研究。但是总的来说,单独从家庭也即从父母教养方式来研究的还比较少。周宗奎等人也曾经指出孤独感的产生并不只是局限于儿童与同伴的交往,亲子关系和家庭背景方面的变量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2,3。他们还指出应该从家庭功能的角度探讨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家庭对儿童孤独感有较强的直接作用。但是对儿童孤独感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的作用
关于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是否存在中介变量作用这个问题,很少有研究涉及到。但是,既然儿童孤独感是作为一种主观体验,而不是客观所观察到的状态,那么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相关,认知因素、人格因素都可能是其中的中介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了儿童特有的人格个性,而这种因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稳定的人格很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社交状况产生作用,进而导致了孤独感的产生。由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到,认知也在孤独体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也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的孤独感。但是一些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证实了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而且相关系数都较高,如果存在中介变量,得出的相关系数就比较低,而且也是不可能得出回归方程的,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将直接导致孤独感的产生。因此,对于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2 对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来干预儿童孤独感的研究较少
孤独感与儿童各种心理问题都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如儿童自闭症、抑郁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因此对那些长期体验到孤独感的儿童实施干预就显得很重要了。已有研究都揭示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但对如何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来干预儿童的孤独感却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措施。综观儿童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要降低而的孤独感,家庭方面要让父母主动积极与子女沟通,对子女给予足够的温暖与理解,提供较多的肯定与支持,建立温暖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父母也可以对子女进行积极引导,以帮助儿童的社会化,建立一个良好的同伴交往关系对降低儿童的孤独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父母来说,一方面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来教育儿童,对其表示肯定与支持,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采取适当的社会技能训练,促进儿童社会化,减少孤独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