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节,我带上老婆儿子去海边游玩了一次。
吃过午饭,所有人上床小睡了一会。到了两点钟,闹钟响起,我们起床,出发。经过几个繁华的小镇,车子沿着352省道一路向东。大概1个小时的行驶,沿路的建筑不多了,居民也渐渐稀少。两旁如画的风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丛生,和越来越多的芦苇荡。还有用于风力发电的巨型风扇开始处处可见。
越往东行驶,景色越荒凉。远远的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块人工修葺的大型停车场。工作人员井井有条的安排车辆依次进入场内。里面已是车满为患了。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游人如织。我们有序的排好队,等待坐免费的观光大巴,去到心驰神往的海边。
车辆小心翼翼的行驶在堤坝上一条五米宽的道路上。堤坝两边是无数的风力发电机组。继续行驶了一段路之后,前方又出现了一块空旷地带。这便是海边。是刚刚申遗成功的“条子泥湿地”!
我们下了车,站在高处,凭栏眺望,遥远而又辽阔的天际,烟波浩渺,无边无际的大海仿佛没有尽头!我们这一带都是混浊发黄的海水,所以是黄海。身边是一溜的小吃车。有炸鱿鱼的;有做手抓饼的;卖冷饮的;售纪念品的……路继续向东延伸。我们跟随人流继续往东。二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道路的尽头。下面就是大海。四周皆是茫茫一片。似乎来到了天涯海角,宇宙尽头。在这孤独的角落处,我看到一艘崭新的木制渔船,张着帆,似乎正乘风破浪而行。船的右侧有供人们休息的亭台楼阁,有公厕,有小卖部。游客们有的坐在亭子里休憩,有的在拍摄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的正在下面的海中嬉戏。
我们沿着一条阶梯,徐徐而下。脚踩在坚硬的沙泥之上。泥土中掺杂着细沙和海水,被无数双脚踩的像一团煮糊的黑米粥!细沙伴着泥土,泥土里含着水分。这可能便是“条子泥湿地”的由来。
潮水已退到远方。我们只能在稍微凹点的地方玩,那里还有一潭浅浅的海水!许多人都围着在摸海鱼、贝壳之类的海货。我和孩子快乐的在这混浊的海水中,疯狂的找寻着我们的希望之光。
“爸爸!看,我找到了一个!”孩子兴奋的叫着,并举起他手中的战利品给我看。是一个白色的贝壳。
“啊!真棒!”我因孩子的开心而开心。
“爸爸!我又摸到了一个。你看,这是什么?”孩子好奇的问道。
我看他手里拿着一只小小的像海螺似的东西。我说道:“是海螺吧!”
但我仔细一看,不是海螺。它虽然拥有螺旋形的贝壳,但是,壳里面好像还有个小家伙。它躲在壳里面 ,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就会伸出像螃蟹一样的爪子来。当你稍微动它一下,它马上缩回壳内。你无法抓到它!这是什么?
儿子兴奋的道:“这是寄居蟹!”
大海带给他无限的快乐。在温和的海风吹拂下,孩子摸到了许多的贝壳类的海洋生物。当太阳西斜,孩子在我的一再催促下,恋恋不舍的往回走。
广阔而又无垠的大海有太多的神秘。带给他无限遐想。这便是大海的魅力!它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地美丽。宽广的胸怀令人心向往之。无论多么讨厌的烦恼或是多么深重的灾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不值一提了。
儿子提着小塑料桶,带着满满的收获,心中充满了幸福!大海带给他的除了那些不知名的鱼类贝类之外,最重要的是让他的心灵受到了震颤!啊!大海,多么强大的灵魂!拥有多么真实而又自由的心灵!他愿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