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4符海梅
《秋秋找妈妈》是我买的庆子.凯萨兹一套四本中孩子们最喜欢的一本,我们依偎在一起共读了很多回,当时的温馨情景历历在目,浮现在脑海。
我为孩子们一页一页地讲,秋秋一次又一次去寻找并发问“你是我的妈妈吗?”,这句反复出现的问话,回响在耳边。因为翅膀、脸蛋、脚等身体长相不一样而被否定和拒绝,秋秋的心情由试探、期盼到忐忑、悲伤,孩子们也为秋秋找不到妈妈而难过。
《秋秋找妈妈》比《小蝌蚪找妈妈》更曲折和温暖,小蝌蚪是一群小伙伴热热闹闹地去找,而秋秋却是形单影只,还遇到了不耐烦的呵斥。所以当友善的熊太太出现时,那种欣喜如阳光灿烂,读者也被感染。
父母对孩子诸多要求,希望他们乖巧、听话、省心、懂事、长高、漂亮、上进、动作快、学习好、争光等等,而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很单纯和低微,就像秋秋希望的那样,抱抱我、亲一下、一起唱歌跳舞让我开心,就十分满足了。如此简单的期待,我们作为父母都给予孩子了吗?
结局非常美好。善良的熊太太跟秋秋长得一点儿都不像,她收养了很多小动物,孩子们没有一个像她,秋秋也做了她的孩子,觉得非常幸福。妈妈并不是从外形来定义,谁给孩子全心全意的妈妈的爱,谁就是妈妈。
我家爸爸辅导儿子学习,父子一起背课文。爸爸用了二十分钟背下来,儿子努力背了两小时才勉强搞定,爸爸说自己小时候也没有这么笨。女儿发烧没上学,爸爸说自己上班从来不请假,女儿有点沮丧,悄悄问我爸爸怎么喜欢跟孩子比。我家爸爸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但他焦急的时候话语脱口而出,没有意识到其中包含了什么负面影响。每当父母面对孩子开启自负模式“我小时候如何如何...我曾经如何如何...”,语意里隐含着“你这样跟我一点儿也不像、你那样一点儿也不如我”的意思,本想作个模范表率激励孩子,效果却适得其反。
儿子不吃姜,总把姜丝从菜里、汤里挑出来,碗边一片狼藉。我和家里其他成员理解不了他味觉的敏感和抗拒,把姜切得更细,或剁碎了拌到肉馅里,想尽办法让他吃。更是不遗余力地劝说,从吃姜的种种好处,说到将来适应不了出门在外的餐饮社交。儿子却仍然对姜的味道难以接受,导致家庭餐桌氛围经常不愉快。有一次我受不了,对他大声说:“妈妈吃啥都不挑剔,你是不是我儿子?”现在再读《秋秋找妈妈》,突然顿悟,为什么不能接受儿子小小的与众不同呢?我这个妈妈真是太过分了。
熊太太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自己的样子,她为孩子们做苹果派,给所有的孩子大大的、暖暖的、紧紧的拥抱。我们也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本来的样子,不是听话才爱他们,不是考100分才爱他们,不是像自己很了不起才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