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能够让我们围绕结果去做事情,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做更少的事情,但达成更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达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那么我们的人生无疑会像滚雪球一样,在长坡道上面不断积累。
一、项目的定义
项目的定义是:一组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的行动。短期完不成,需要用一段时间,需要很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事。这些事情不简单,不像是一个步骤就能完成单一日历和清单事件,但它们又是非常重要的。
二、易效能项目PAS法则
第一步,想象并描绘项目大功告成的画面P(Picture)
人的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就是人们对于外界进行判断、思考、吸收和反馈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所见即所得”。
成功的画面能够让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将去到哪里,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驱动力、行动力。大脑中成功的画面会让人专注在目标上,不需要靠意志力,自动、自发地实现那个画面。
为了能够激发你想象成功画面的全部,我推荐的工具是思维导图。
第二步,根据名词进行项目行动描述A(Activities)
在行动描述中增加期间、金钱、资源这几个限制性条件,更有助于项目的推进。(也就是我们在项目表中填写的备注内容)
第三步,找到项目行动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N步是什么?即S(Sequence)
在项目中,我们需要把清单事件分解成1+1步,逐步推进。为了能够有序,就要对事件进行排序。当你站在项目出成果的维度,一项一项地去完成各类事件,你就会得到良好地反馈。
三、项目的操作
项目就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成果产生的一系列日程与清单事件,匹配相关资源比如金钱、人员的集合。
为了排除大脑的干扰,可以按照日理万机的三大流程:记录-排程-执行进行管控。执行时强调活在当下,要事优先高能完成,碰到内部外干扰,就随时或者批量记录下来,推迟它暂时不做它。每天早晚再进行排程,对记录下来的事情进行分类。
我们通过三个问句进行排程,把重要且紧急要马上做的再次分类,分成日历和清单。针对日程和清单,我们使用严谨而不失弹性的日程、清单执行方案和T/STEP标签法,帮助我们实现对自己所有事务的全面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