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抗战:半截桥墩的见证

江桥不是一座桥,而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一个小镇。

九十多年前,一场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在这里打响。

1931年11月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敌寇,向嫩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

“1931年10月10日,马占山将军接到了张学良的电令,任命他为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将军从黑河星夜兼程赶往齐齐哈尔赴任。”


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了消极政策,致使日军在轻易攻陷辽、吉两省后,开始进犯黑龙江省,欲吞并东北全境。1931年10月,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决心组织抵御。为了防止敌军通过大桥,驻军烧毁嫩江桥桥面并毁坏5座桥梁中的3座。

面对山河破碎,东北大部分民众不畏强敌,奋起抵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唤起中华民族空前的抗日热情。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受到的首次重挫。

  当年的《滨江时报》曾这样写道:“嫩江河畔的赤血,都是我们中国血性男儿的瑰宝;江桥上面枕尸遍野,他们都唱着为国而死的挽歌。”

历史如烟,烽火江桥。

  今日的江桥,半截桥墩仍在见证:残存的旧桥墩与崭新的平齐铁路嫩江桥平行矗立,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正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驶过。如今的江桥既是交通动脉,也是穿越时空的精神隧道。当高铁呼啸而过时,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仿佛在回应着1931年那些誓死不退的呐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