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动听的音乐,读经典的书籍。你好,我是马登强Bean,这里是【登强读经典】。
每次过节都回老家,主要是看看长辈,他们更想我们。但每次回去稍久一点,内心就会冲突不断。
什么冲突呢?感受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冲突,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幸苦劳作收效甚微,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对比的一群人。怎么造成的,我想这就是小农思想所带来的吧。
小农经济,指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农业经济类型。正是这种农业经济形态,觉得这块土地上的农民倾向于自给自足,思想保守。
但专业化分工,才是让我们社会效率更高的方式,每个人去负责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这样社会才会获得最高的产出,苏联也是靠这种模式,迅速壮大为当时的第二强国。这也是当今全世界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但我们广阔的土地上,农民还是处于那种粗放的种植模式,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低,生产作物自给自足。像我们家,很多年就没有种稻谷,但就不知道近些年,我爸又种了起来,我们也说了多次,依然我行我素。
他根本没算过那个账,种植成本早就已经超过了获得得收益,而且还不算个人的辛苦。但他愿意,我们也没有说啥。
我妈在成都帮我们带小孩儿,但每次回家,都是忙前忙后,种这样,种那样,这里劈材,那里收拾。很多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去做,很多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我去劈材的时间,我去种那些有得没得,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所带来的收益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短暂的在老家带着是可以的,长一点后,就会去做那些根本没有多少价值的事,很多东西直接购买,成本才是最低的。但这是他们的课题,已经多次表明的态度和建议,至于他们想怎么做,是他们的事儿,权当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