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城市里待久了,就容易生出一种错觉。吃饭说话做事都越来越城市化,步伐也跟得上这个城市的节奏了,好像真的就是这个城市里的人一样。
错觉。
每每这个时候,不用别的,一个电话打到家里,就立马秒切回原来的角色了。
是谁就是谁,再像也不是。
一到过年,思乡的心情还是有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恐怕只有感叹了。
有人说,这世界其实无所谓远方,每一个你的远方,都是他人的故乡。
看开了确实是这样,可是对于那块儿你长大的地方上的感情和心理,总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
像往常一样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闲拉些家常。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打电话回去之后,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
来源是村里我们这一辈儿的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过了今年之后,基本上没有剩下的,都要完成人生大事了。尤其是听到那几个“钉子户”也会在过年的时候也都会结婚之后。
听说完这些,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当然高兴还是为他们高兴的,坚持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可是失落感,好像是感觉就这样我们这一代,跟某一个时代告别了一样。脚步无声,却又铿锵有力。
过年的时候,在农村本来就是办好事儿的最佳时间,再加上平时也都没时间,外出务工的人,也都会在这个时候回去,会很热闹。
可是听到一个个小时候玩的形影不离大了以后各奔东西连面都没能见到几次的小伙伴们的消息,一一的被转述出来的情形时,心里还是有波澜的。
属于我们的那个时代,那份青春不在了。
在人生的角色上,也都变换了角色,扮演了更多的角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眼见着下一辈的人青春逼人的成长速度,不想承认,也得承认,哪怕再傲娇的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公举,还是得承认,该成熟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
又想起来人到中年不如狗理论,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从单纯的快乐的角度上来说,中年人活的真的还不如一条狗吧。
狗是快乐的,可是做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虽然随着年龄的日渐成熟有很多东西都消失了,可是也有很多东西正在绚烂着。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九零后的社交潜规则是,点赞就是最大的主动。
看完觉得这说的是够贴切的。
在追求个人自由越来越明朗的情况下,空巢青年们也越来越多,哪怕是身边的同事朋友,能用电脑打字的,也绝对不方面开口说。为了不想跟别人一起,会想尽各种理由让自己独处。
不用迎合谁,不用讨好谁,不用照顾谁的情绪,好友里的人谁也没拉黑对方,可是也都在默默的解除关系。
哪怕是刚加的好友说几句话就聊不下去也有把聊天变成遗言的感觉,能够说得上话,能倾诉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很多朋友也慢慢变成了网友,渐渐的不联系,只靠偶尔点点赞来证明一下存在……
你是这样的吗?
仔细想了想,说的可能就是我了。在同一屋檐下住的人,为了避免打招呼,都会特意错开对方会出现的时间,会跟人说不喜欢某种口味而不跟人一起吃饭,不跟人挤电梯,哪怕一层层爬楼,就连坐地铁,都宁愿走楼梯而不是和很多人一起乘电梯……
你是这样的吗?
如果我们加了好友请不要先打呼吧,这样还能多沉默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