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说,陪伴孩子成长最轻松的事就是“吃喝拉撒睡”,这种轻松能持续到孩子上学。
我说这是最轻松的事,是因为体力上的操心无非是做完就不操心了,然而心理上的操心却是一直持续的。
集体活动,要鼓励和陪伴;打招呼、懂礼貌,要鼓励和教育;学习做事,要示范要引导和陪伴;学习习惯,要监督要引导;思考总结,要陪伴着做;交朋友,要示范要监督;课内学习、课外拓展,要规划要激励要疏导。。。
如果就让我这样一直数下去,我感觉我能写满整页纸。总之,孩子要学会成为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老母亲的操心是不可缺少的。
我为了更有思路,更有规划地陪伴他成长,我从他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亲子小记录”,也不断地学习教养孩子的知识,观摩那些很有养育心得的爸妈,我希望通过记录和总结,我能记下他成长的过程,反思我作为他最亲密的成长伙伴的各种思考,也希望以此来鞭策自己成为他成长道路上能够依靠的人。
如今,小朋友已经渐渐步入了青春初期,他如何交朋友,如何得体的表达自己,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我还得带着他想清楚自己是谁,会到哪里去,我也需要摸清楚他自我意识形成初期的障碍。 这些工作真的可比“吃喝拉撒睡”复杂多了,也挑战多了。
特别是在我陪伴他逐渐形成自我认知道路上,我开始陪伴他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孩,引导他有性别认知,如何做自己。
性别认知,知道自己是男孩儿是生理上的,但是从青春期开始,我得带领他从心理上认识到作为一个男孩儿他需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也需要他从内在成长起来,做一个懂自己,识大体,得体交朋友的人。
我认为性教育是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我目前急需成长的课题。
每当我看到一些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知和心理认同出现模糊不清,做出颠倒的事情时,我就有一些揪心。
青春期初,就是一个父母带领孩子开始成熟认知自己的好时机,但是如果因为父母对孩子自我认同的引导做得不到位,导致孩子没能清楚自己,陷入不好的境地,那真的就是遗憾了。
当我写到这里时,我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课题,这个时候最能陪伴他的就是父母。我既要给予他探索自己的认同,也需要敏感地捕捉到孩子迷茫或者被蛊惑的情形,这样才好及时地引导好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我特地记录下这些所思所想,我觉得是因为我认为现在电视剧里的男女人物,要么娘里娘气,要么野蛮女性,青少年又会模仿这些设定的人物,还会在不经意间学习到本不该他们接触到的词语。环境太复杂,信息太多,如果我不能敏感的捕捉到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的各种困惑,那么,要孩子自己独立、健康、正向地树立自己的认知,真的太难了,搞不好他还会因为好奇和模仿被蛊惑被诱惑,做出不合适的事。
陪伴这条路很长,也很有挑战,不过,我愿意。
值得拥有-《从尿布到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