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豪豪的厌学情绪比较大,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表示不想上学。上一周,我每天都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开导他,有时是睡前,有时是早上醒来。但是厌学情绪并没有停止。
我也和班主任沟通,班主任说在学校表现的非常好,没有看出一点厌学情绪。我也就势激励和赞美他,以为厌学会随着周末的放松而消失。然而,第二周的周一一大早,熟悉的声音再次想起,妈妈,我不想上学。
经过上周的沟通,我发现学校不好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学校没有爸爸妈妈
我分析大概是因为暑假刚过,暑假期间天天和我在一起,一上学有分离焦虑。
2.老师要求笔直的坐着,让他很难受。
这一点我也告诉他适当放松的方法,估计不怎么奏效。
3.学校的课程安排没有休息的时间
大概疫情的缘故,下课时间只允许上厕所喝水,不允许玩耍。
4.每节课40分钟,时间太长,感觉很煎熬。
5.在学校要一直待到下午三点,时间过长。
6.老师过于严厉,经常批评小朋友。
以上是造成他不适应学校的原因。他原来在私立幼儿园,管理相对宽松,加上疫情在家里待了半年,暑假又和我天天在一起,我能理解他的不容易。但是沟通未果,也让我感到深深的挫败。
昨天在成长群里求助伙伴,大家给我出了好多主意,什么小树生长法,安慰物法,找伙伴法,发挥自己的力量法等等。在众说纷纭的帮助下,我的力量得到了回升,我看到了自己在育儿路上的盲区,带着满满的能量下班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回到了家,准备施展一番。
晚饭后,我在他书包里放了一块我的手怕,并告诉他想我了就拿出来摸一摸。儿子闻了闻手帕,又抱着我闻了闻我身上的味道,陶醉的说“妈妈的味道”,然后心满意足的答应了。我又加了他同桌小朋友妈妈的微信,简单寒暄后邀请他放学后和豪豪一起玩耍,对方欣然答应了。到了洗澡时间,儿子要求我和他玩一会儿。我觉察到了他需要和我互动的需求,于是放下浴巾,陪他玩了一会大战怪兽的游戏。玩着玩着变成毛绒玩具互扔的躲闪游戏,睡前,还陪他玩了会僵尸游戏,我躺着,突然像僵尸一样坐起,然后又被他打倒,他哈哈大笑,我正好练练腹肌。就这样玩到睡觉,感觉他的情绪释放好多了。洗完澡,趁机把伙伴们教的那些方法,变着法的告诉了他,就这样安然入睡。没想到,第二天起床,依然是那句熟悉的话,“妈妈,我不想去上学”。
听到这里,一切前功尽弃,我让爸爸过来,儿子拒绝,并且爸爸也只能来给一些指责,建议,埋怨,儿子听了眼泪流了出来,更加的委屈。根本于事无补。
我看着儿子委屈的小脸蛋,心生怜悯。脑子里忽然闪出一句话,“儿子,你是不是做好学生做的很辛苦,如果辛苦,可以不用做。老师骂个两句没问题,骂完就完了。老师请家长,也没问题,妈妈不怕老师。”听到这里,儿子平静了,不哭了。我一看有效,就对孩子说,你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不是只可以当好学生,你可以体验一下不当好学生的感受。只要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好。儿子明显情绪比刚才好多了,还是有点撒娇的说,那也不想去。我开始编谎话,说“就算请假,现在也来不及了,你今天去体验一下不当好学生会怎样,这样以后你就都不怕去上学了。”儿子这才起床,慢悠悠的去吃早餐。我给儿子出主意,带一个小小的不被老师发现的小毛绒玩具,让它陪着。儿子答应了,把心爱的小袋鼠放到了书包里。
上班路上,我开始思索,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如何应对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冲突。也想到和班主任老师在沟通一次,但是又觉得自己可以再想想办法。总之,育儿方面的知识是需要提升了。
上了班车,无意中打开了春藤家长学院,听了两个课程,觉得受益匪浅。一个是《从情绪管理教出孩子自控力》,一个是《给中国父母的儿童技能教养法》。
前者让我收获了如何看待和处理孩子的情绪的方法,比如让情绪和孩子待一会,说出孩子的感受,如何共情和倾听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分析和作出选择。还有如何调动肢体排解压力情绪。
后者教会我转化问题思维为技能思维,相信孩子自身的能力,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产生解决问题,增长力量的能力。我感觉又被赋能了。打算晚上回家试一试。
下午放学,爷爷发来视频,儿子如愿以偿约到了同桌去公园玩耍了,特别开心。
晚上回到家,儿子说一天闻了八次我的手帕,特别管用,还开玩笑说小袋鼠总想往外跑,也想出来上课。看来的确管用。
吃完饭,我开始专注的陪他玩耍。我们先后玩了怪兽游戏,咏春拳,玩了一个小时,期间儿子多次哈哈大笑,放松不少。我看肢体活动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实施白天听课学的技能教育法和疏导情绪法。先是击打床的方法,一边击打,一边说“我不喜欢学校,我讨厌王老师,我讨厌王老师让我读书”,说了几遍真的管用。儿子说累了,主动要求停止。洗完澡讲完故事以后,我一边给他按摩,一边跟他说,要不要增长点技能,来突破对学校的不适应。这时儿子又说”我不想上学”,我想到了自控力里说,要让孩子和情绪待一会并说出孩子的感受,于是我就一边给他按摩,一边重复地替他说了很多遍“我不想上学,吧啦吧啦”直到他入睡。早上起来,他又想说我不想上学,话刚刚出口,我就又接上继续说,我说的时候,他很安静的躺着,能明显感觉他心理负担减轻了很多。告别的时候,我对他说,今天去看看是否能增长一个技能,然后击掌再见。
第三天晚上我加班,回到家九点了,儿子状态还不错,没有提不上学的事,只是说明天美术课要带什么什么,然后就睡了。
第四天早上起床,儿子又开始大叫“我不想起床”,但是能量和之前的不一样。前几天的呐喊是胆小怯懦,不敢表达又憋不住的那种,这次的表达是放松的,勇敢的,我理解为很正常的表达。主要是我的反应不再恐慌,而是很淡定冷静,也不再怕他对我抱怨和发泄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