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布置了任务,要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背住某些文字,孩子却背不住。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呢?首先来看兜爸兜妈的一个实际事例。
一、事例回放
兜兜要参加幼儿园“六一”舞台剧的表演。老师给兜妈传来一段台词,让父母教她背诵。
晚上,兜妈教兜兜背台词。兜爸一边做事,一边旁观。
台词只有8句话,并不长,但有几个地方,和平常说话习惯不太一样,背诵时,很容易加字。比如说,“所以歌声也越来越难听”,很容易背成“所以我的歌声也就越来越难听”。
兜兜加字时,兜妈也觉得完全按台词背,思维中有不协调的感觉,于是说:“没关系,意思是一样的”。可是,接下来几句都有类似情况。于是她又说:“不对,这样背是错的”。兜兜被前后不一致的标准搞糊涂了,兜妈也说不清楚哪句可变通,哪句一定得准确。
兜兜背不出某句时,兜妈就把整句念出。兜兜背出一句台词后,兜妈又说:“不对,巫婆应该用这样的口气”。然后是兜妈耐心的示范和兜兜勉强的跟读。
兜兜原以为跟着妈妈背是很好玩的事,但背完一遍后,感觉不好玩,跑到一边去玩玩具。兜妈好不容易把她哄回来,又背一遍,还是很困难,背完又跑一边去了。
按照事态的发展,可以预见,最多再教两三次,兜兜的耐心和兴趣就会耗尽,然后是反抗、发火和哭闹。
兜爸忙停下手里的事,拿出笔,把台词抄在纸上。兜兜被兜爸的行为吸引,跑过来看。兜爸乘机问她,哪些字是认得的,然后指着字念台词,让她跟着念。
兜妈又在旁边说:“不对,巫婆的口气不应该是那样的。”
兜爸反对:“本来就背不出,怎么能一边背还一边去注意口气呢?背熟了,再去关注说话的口气吧!”
兜爸写下台词,是希望兜兜零散地认得的几个字,能够成为背诵的提示信息。此外,兜爸兜妈第二天出门很早,等会要把兜兜送到婆婆那儿去,有了纸条,婆婆可以再多教兜兜几遍。
兜爸送兜兜去婆婆那儿。一路上,兜爸尝试用不同方法教兜兜练台词。
“兜兜,要不你来考我,看我背不背得到吧。”“好啊。”兜兜高兴地说。然后,在兜兜背得很熟的地方,兜爸不小心背错了,兜兜高兴地指出爸爸的错误。遇到兜兜容易出错的地方,兜爸会假装迟疑和思考,但总能准确地背出来。
对于容易出错的句子,兜爸尝试用不同的断句、停顿和重读方式,让背出的话更有区辨性,更好记忆。比如“所以歌声也越来越难听”,兜爸会故意把前四字连在一起读,并读得很重,免得中间插入“我的”而变成“所以我的歌声”。
兜爸又尝试用唱歌的方式,把台词唱出来。兜兜也唱。虽然唱得有点不好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兜兜一路上越背越欢乐。
兜爸还建议兜兜:“等会让婆婆拿着台词纸来考你,婆婆肯定会大吃一惊。”
第二天晚上回到家,兜兜高兴地说在幼儿园里她很熟练地背出了台词,并在录音棚录了音。
二、经验总结
孩子在背诵时遇到困难,作为父母,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去帮助孩子:
1、孩子背诵时,父母可以和她一起背诵,体会其中的难点。
有些父母马上会说:“我记性也不好,记不住啊”。其实父母并不一定真要背住,而是在背诵中发现存在的困难。如果父母半天记不住,孩子背不住的挫折感就会降低很多,会更愿意坚持背诵。而且相比简单地抛出一句“你要努力”“要坚持”这些屁用没有的鼓励性话语,父母的参与,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拉近很多。
父母害怕背诵,在背诵上没信心,这些观念和态度,无形之中也会传给孩子。父母在背诵上充满激情,在背诵上花样百出,也会让孩子觉得背诵是很轻松,很有趣的事情。
2、背诵时注意分解练习和分步练习。
比如说在这个例子中,最先不要去考虑说话的口气,背住之后,再去思考和练习角色该用什么样的口气说话。对于比较拗口的句子,可先朗读顺口,然后再进行背诵。
3、背诵时注意变换花样。
这个例子,我在朗读中,尝试了不同的断句、停顿和重读,尝试了唱歌,还尝试了互考。除了朗读和跟读以外,还使用了抄写的手段。
其他几次陪女儿背诵时,我还使用了手机录音的方式。录完了放出来听,听完了又重新录。有时用最快的语速录;有时用最夸张的语气录;有时录音时,女儿在旁边大喊大叫地捣乱。
如果只用一种最标准的语气来朗读并让孩子跟读,背诵难度不大时,孩子跟读一两遍就记住了,当然没问题。但一旦有难度,孩子记不住,她就会觉得枯燥、漫长,不愿跟你背了。
4、针对难点进行专门练习。
一段文字,我只要读过一遍,大脑马上就能感受到到哪些地方是背诵难点。有些父母的感觉可能没有这么敏锐,发现不了难点。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父母参与其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有些地方老是卡壳,有些地方需要提示,有些地方老是出错,那么这些地方就是背诵的难点。
常见的背诵难点,有三类,一类是反常,另一类是生僻,还有一类是拗口。
【反常】的句子跟孩子平常生活中说话的习惯不太一致,背出来的句子,意义上是一样的,但形式上很容易进行小的修改,出现加字、减字或替换。本例中,背诵的困难主要来自于这种情况。
面对反常的句子,可以在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连起来读,而在可以连读的地方,故意进行停顿。这样做,就打破了句子本来存在的节奏关系,可以抑制思维中原来存在的说话习惯,从而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把句子背下来。
孩子背到【生僻】的句子时,会卡壳,背不出来,但提示开头的一两个字以后,就会顺势背下去。例如,女儿刚开始背《春夜喜雨》,该背“野径云俱黑”时就停住了,提示一个“野”或“野径”又能继续背下去。
生僻的句子,多诵读几次,或者多过一段时间,自然不再生僻,变得熟悉可背。不过,这个过程可能费时较长。为了加快进程,我们可以对句子开头的字词进行加工。比如,对于“野”,可以组词,“野人”、“野马”、“荒野”;对于“野径”,可以讲解意义,是“野外的小路径”(也可和以前旅游中探险的小路建立联系,但对低龄儿童,最好不用过于困难的技巧)。
比较【拗口】的句子,孩子背起来会结巴、犹豫,甚至出错(反常的句子也会出错,但很流利)。对于这种情况,先不急背,多朗读,变着腔调读,读顺口以后再去背。当然,也可以对声音进行加工,通过谐音或相似,和熟悉字词的发音建立起联系,从而加快这个进程。
三、结束语
孩子遇到困难时,有些父母喜欢鼓励和打气,有些父母喜欢监督和逼迫,有些父母甚至会去责骂和刺激。这些“方法”有时可能会有用,但并不是直面问题的解决之道。
父母通过陪伴与参与,去了解和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然后想出真正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亲,谢谢你耐心看到这里。如果感到有帮助,顺手点个喜欢吧!
howhowfire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