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权利与义务

同事年近四十喜得一女,朋友圈里晒的都是乖巧的女儿,儿子已经读初中了,难得见他谈起。

曾几何时,家里有个儿子是所有为人父母的希望。朋友就完全是“母凭子贵”。我没有明显的授与重托,但女儿生下来我也明显没有像生了儿子的朋友那样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以前的女儿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嫁出娘家,娘家不管发生什么事女儿可以不管,父母生病了,去看看即可,家里需要出钱出力的事都不需要女儿管。以前没有儿子的家庭在农村是受到大家的排挤的,甚至在扯皮打架时还有人会因为这个说出很难听的话。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一家生了七、八上十个女儿,最后还在做外公外婆的年纪又生一个儿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也许是从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后,大家被迫或自愿接受了”生儿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观念,还有也与这些纯女儿户有一种想跟自己挣口气的想法,譬如妯娌之间,邻里之间有矛盾时经常会听到父母教育孩子时会对女儿说“你们总要跟爸爸妈妈挣口气咯”,在这种日积月累的教育中,或是这些女孩儿确实也受过家里长辈或邻里的轻视,因此自己也会格外努力,不管是做生意还是读书,于是生活也渐渐好起来,做生意的发达了,读书的也有了工作,在家里有了地位,对娘家的照顾也自然而然多了。和那些儿女成群的、或纯儿户的生活不见得差,有的还要好。

家里的事做女儿的渐渐不再袖手旁观,既有权利,如父母去世后家产的分配权,更多的倾注了义务,父母生病的关照,日常生活的打理,女儿甚至比儿子做的还多。

除了家庭权利的争取,女儿们更多的争取社会上的权利。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城郊因为拆迁曾经发生过一起嫁出去的女儿争取享受集体土地收益的案件。

社会在发展,人们观念也日新月异。在家庭这个小家,男女平等也不再是句空话,在社会这个大家庭,虽然还有各种不尽人意之处,但女儿们的努力也体现了”半边天”作用,虽然她们付出的除了汗水还有泪水。

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有情节都是真的,可我却总是恍惚自己是否真实经历过,毕竟曾经那么深刻的情感如今自己读着也别扭也窝心。当时发了日志...
    c7ac6bc699bc阅读 4,801评论 1 1
  •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了个庞然大物,分享“衣食住行”与“吃喝玩乐”的第一大圈子。 它就好像你跟朋友交流的一张名片,...
    老胡同志_阅读 3,9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