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师生情篇章:束脩之礼令人感动的意义

师生情篇章:束脩之礼令人感动的意义


新近高考、中考的时间节点,又是一年夏天的毕业季,离别日。

在短视频平台偶有刷到:毕业学生包着芹菜和猪肉去给自己老师奉上束脩之礼。当看到学生循着古礼,双手把握鞠躬敬拜老师的那一刻,在背景音乐的加持下,我迅即与现场的老师共情,感觉鼻子酸酸的。。。

《礼记·少仪》称:“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脩以将命,亦曰乘壶酒、束脩、一犬。”古时,男子15岁入学,入学时须交束脩,以作为付给教师的酬金,所以“束脩”也常用于上学的代称,或作为年满15岁的代名词。

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入学缴纳束脩,以作酬谢教师的礼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由此而发展演变成一种学校的礼仪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当然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以束脩为礼物,其后未必如此,可“束脩礼”的名称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学生入学所行的第一种礼节,实际也使学生自入学之初便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古人重教,绝不仅仅局限于束脩礼,学生、家庭,乃至全社会都以尊师为荣。不过因为束脩礼是作为拜师的礼仪,而备受重视,约定俗成,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如唐朝政府就曾规定;学生入州、县学校,须缴纳束帛一篚、酒一壶、脯一案,作为与教师的见面礼。行束脩礼这天,学生着青衿学服,携带着这些礼品去学校。来到校门后,先站立在门外。学校的先生则站在学堂的台阶上,派人出门询问学生来由。学生稍稍向前,说明自己前来拜师求学的意愿。

我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类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师这个职业在默默无闻的教化人类。一代又一代人类的文明和知识的积累,通过老师这个职业继而完成传承,甚至发扬光大。在我心里,最伟大之人,除却救死扶伤的医生,保家卫国的军人外,当属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了。也因此,做一名老师的梦想在内心里生根发芽,无法自拔!

束脩之礼是古代学子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这种礼仪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让学生在初次见面时就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尊重和感激,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令人感动的。虽然现在是毕业季送给老师,但心意依旧如此。

在现代社会,虽然束脩之礼的具体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所承载的尊师重道、崇尚教育等文化价值仍然被传承和发扬。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是令人感动的。

“束脩之礼”的感动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和情感意义。这个礼仪不仅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教育的神圣性和师生情谊的建立。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古老的礼仪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森林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 傍晚19:14 于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束脩,指古时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为表达敬意而奉赠给老师的礼物。这种规定,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脩数...
    芸窗月影阅读 25,004评论 13 35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在《师...
    YouDo有度阅读 3,352评论 2 9
  •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Honeyyy_阅读 2,394评论 0 0
  •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我在班级发起了学习对手挑战活动,明确对手后,就安排学生各自准备挑战宣言,还特意安排了一个挑战...
    听张老师说阅读 1,696评论 0 0
  • 拜访与应酬 三、敬老与尊师 敬老与尊师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有关敬老爱老的传统,更是由来已...
    黄琬云阅读 4,755评论 0 2